基于“校地合作”的高校龙舟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04 04:50:34

基于“校地合作”的高校龙舟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国人一直自许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与龙文化一脉相承的龙舟竞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龙舟竞渡在我国或华人居住地是较为风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表现形式[1]。龙舟竞渡是我国民间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是当今高校的职责之一。“校地合作”模式为高校龙舟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校地合作 高校龙舟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特色课程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校地合作开设龙舟课程,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体会到龙舟传统体育项目所展现的民族文化魅力,进而促进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期为龙舟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丰富龙舟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推动龙舟特色体育课程建设。

2.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学方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校地合作的理解

校地合作指的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身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2010年11月浙江大学与余杭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就在人才、科技、医学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产学共兴。为加强领导,双方将由浙江大学领导,余杭区主要领导牵头组成合作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确保校地合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此外,双方还将共同筹划在余杭区举办中国名校龙舟竞渡。首届中国名校龙舟竞渡活动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洪园)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国内六所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龙舟队相聚五常港,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紧张激烈、精彩纷呈的龙舟盛宴。此次名校龙舟竞渡活动,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借助名校龙舟竞渡活动的契机,提升了龙舟运动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知晓度,扩大了影响力,为今后的龙舟课程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2课程的内涵

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的定义是:所有学科(教育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3]。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来源于拉丁文词根currere,意为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4]。迄今为止对课程的解释众说纷纭,无统一定论,纵观整个课程理论发展史,杜威、泰勒与派纳是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共同构成了课程理论发展史的一条中轴线。虽然理论形态各不相同,但从其共同的特点来看,在其思维框架里,都可以看出一种着眼于实践的主旨,这对于今日进行课程探的教育者来说是最好的启示[5]。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实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其课程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生从现实体验中去发现问题,根据已有的资料对问题的来源及本质进行观察,最后提出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方法的效果[6]。他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生长于重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著名论断无不契合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即理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实验中加以检验[7]。“泰勒原理”之所以被称为课程研究的经典范式,根本原因在于其明确了从教育目的指向操作实践的规范。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的说明和描述,泰勒原理提供了一种联系课程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在泰勒及其追随者看来,这四个问题是教育实践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的[8],泰勒构筑的课程框架也因其方法论的价值而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9],本课题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组织形式、课程评价四方面进行论述,目的是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3.3高校龙舟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

体育课程体系建构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它既是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又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主要途径。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性质、目标、结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本研究运用《纲要》,并结合龙舟课程的特点,初步探讨高校龙舟课程体系,尤其是高校特色龙舟课程体系构建。

五常龙舟胜会是西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是西溪湿地特有的端午民俗庆典活动,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根据杭州市与浙江大学签订市校合作战略协议,每年端午节来自C9联盟学校和在杭高校的学子相聚在西溪(洪园),一起划桨比拼,彰显大学生团结、进取、奋勇争先、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挖掘杭州西溪湿地五常龙舟胜会的文化内涵,展示西溪洪园魅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龙舟精神。通过创建大学生龙舟体育社团,进而开设龙舟体育课程,从中选拔出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优异的学生组成校龙舟代表队进行系统训练,以期实现龙舟队伍培养的梯队建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龙舟、喜欢龙舟、热爱龙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龙舟运动中。

3.3.1龙舟课程的课程目标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一定时期内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课程建设的方向,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课程实施的归宿,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龙舟课因其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其课程目标和其他体育项目有所不同,见表1:

上一篇:被“过度消费”的阿拉法特 下一篇: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