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

时间:2022-10-18 09:06:39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

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源,德育课程是乡土文化的根。有根,乡土文化才能发展壮大;溯源,德育课程才能得到滋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挑战,乡土文化本身蕴含的德育功能也在逐渐消退。在中小学校中,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受知识本位影响,当前德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如何使其教育功能最大化?如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模式?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者需要进行思考和亟待破解的课题。本文拟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尝试阐释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内涵、价值和开发路向。

一、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涵

“乡土”一词较早出现在《列子・天瑞》中,所谓“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这里的“乡土”即指家乡或地方。有研究者认为,“乡土”二字简单的说来就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土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而已。[1]也有研究者将其理解为“与自身的内在生命息息相通、构成部分自我的存在,是与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2]可以说,作为个体或群体存在的人与乡土不可也不能分离。

乡土文化是指产生和存在于某一地域内的、具有该地域特色的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建筑古迹,如亭台楼榭、革命遗址;也包括内隐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等。它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也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地域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历史产生的乡土文化也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积淀,乡土文化表现为人们对该地域价值观、情感和思维的认同,既是该方水土养育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又表征着该地区人类活动的过程。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是指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系统选择与提炼,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师生能够共同对话、理解、体验和实践的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而德育课程本身也包含乡土文化内容,但二者只是两个部分重合的非同心圆,重合部分正是德育的精华所在,相互融合与开发才能使重合部分不断扩大,将德育的精华更多地释放出来。一方面,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土文化都具有正向教育功能,需要将其有意义的部分升华为德育内容;同时,乡土文化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一个具体的情景和平台,通过课程这一载体便能使乡土文化价值功能得到系统提升;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价值体系正徘徊在解体的边缘,乡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正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才有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广泛,乡土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乡土文化源于乡土现实生活,通过对其开发,能够使德育课程内容更加联系生活情景,突出了德育的适切性,有助于摆脱德育内容知识化的困境;同时,大量的具有优秀传统特色的乡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中来,极大丰富了德育课程内涵,也提高了德育课程的质量与品位。因此,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不是简单重复累加,而是双向提升。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美德袋”式德育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仿佛是一个“美德袋”,将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的乡土民俗历史、乡土人情、名人轶事等优秀文化传统编写成有关德育的内容,以美德故事和道德格言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使学生在故事熏陶中理解道德的内涵。二是体验式的德育课程。开展生活论视域下的兼具乡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德育活动,如“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等主题活动,参观烈士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并引导学生亲近乡土自然,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然地感悟到乡土的魅力和可贵,进而对乡土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三是渗透式德育课程。既可借助各学科教材蕴含的有关乡土文化的德育思想,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乡土意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亦可通过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场,对学生品德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三种德育课程类型相互补充、互为转化,将独白式的道德宣讲与教学场域的人文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凝聚了乡土亲情,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与道德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价值

1.接地气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最显著的价值就是能够与学生的乡土生活联系起来,使品德信念通过生活实际转化为道德行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为了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这便启示我们德育课程的乡土文化根基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课程教育。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受到情感、态度、需要等价值因素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与充满熟悉味道的乡土环境相结合,才能从情感上引发共鸣,形成道德信念。

反观当前德育课程,由于缺乏乡土文化气息,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德育课程出现弱化,甚至虚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涌向城市,呈现出对乡土的逃离现象,从家长到学生,都想拼命疏离原本淳厚的乡土气息,农村人口空心化直接导致乡土文化的褪色,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培养。毋庸置疑,生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道德离不开生活,它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念。同样,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发展的土壤,为课程建设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蕴涵着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突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本民族的精神气息。

2.弥补爱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课程是品德教育和情感关怀的有效载体。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凝聚着乡土亲情,释放着一种归属感,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乡村中学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兴趣和困惑关注甚少。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和轻狂,长期以来缺乏父母的关爱,又不愿与老一辈人沟通,他们对精神关爱的渴望迫切而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归属感与安全感缺乏,心灵空虚逐渐转换为性格的孤僻和冷漠,甚至产生嫉妒与怨恨心理。因此,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德育课程恰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缺失的情感与关爱。

由于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至上的影响,当前有些学校德育几乎等同于知识教学,德育知识科学化与神圣化,这种知识观直接导致事实与价值的剥离。有研究调查发现,“城里小学思想品德课一般是每周三节,农村学校多为一节,且这些课经常被‘主课’代替,客观上造成了道德教育的缺失。”[3]究其原因,知识本位与德育课程脱离实际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开发和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提升德育课程内涵质量,不仅能够增强情感关怀,还能够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判断,使其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3.促发展

2005年,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建设;坚持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乡土学生。开发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德育课程的目的是塑造品格,提高道德水平。蔡元培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有了知识,有了品性,才能有益于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才能具有乡土情怀,才能感恩家乡和回报社会。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学生考入大学的比率相对较低,而且中学辍学率高。这样的群体进入社会以后,如果缺乏道德认知,加上偏差的人生观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发与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并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路向

1.尊重乡土特色,彰显课程品性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要尊重本地乡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素材,也是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乡土文化不仅能涵养学生的乡土情怀,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源,德育课程是乡土文化的根。有根,乡土文化才能发展壮大;溯源,德育课程才能得到滋养。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更要彰显选择与包容的课程品性。在尊重乡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提高辨别乡土文化优劣的价值判断能力,摒弃不合时代的落后思想,弘扬正确的文化。在对待乡土文化和我国主流文化时,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强调乡土文化的个性,又不可割裂与主流文化的衔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所以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来选择乡土文化,处理好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提升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品味,彰显其课程品性。

2.贴近生活情境,升级乡土教材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要具有生活情境性,使德育对象具有亲缘感和温情感,以独到的乡土文化赋予该片土地的学生以真实的乡土蕴涵。乡土文化生活是学生德育的起点,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将自己家乡的青山绿水、邻里关系、伦理道德等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编排在德育课程中,使学生再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效果会更佳。

提炼与升级乡土教材就是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课程的有效途径。乡土教材就是“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为内容的补充教材。一般由学校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4]《教育大辞典》也阐释了乡土教材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树立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对乡土教材进行开发与升级,将其具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部分提炼成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德育课程能够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乡土文化元素融为学生的意义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其转为学生的精神内涵。

3.树立主体典范,构建支持体系

在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中,教师的道德业绩就是最好的德育载体。教师不仅是德育载体,更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曾呼吁,“繁荣乡土文明,关键在乡村教师。他们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村里没有教学点,没有教师,那么这个村也就没有文化了。乡村教师有水平,就可以挖掘和保持当地的文化。所以,培养教师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依靠老师”。同样,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开发,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责无旁贷。乡村教师是乡土文化的真正推动者,是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当前农村教师薪酬存在酬额相对偏低、差异依然较大、分配不够合理等问题。缺乏足够激发农村教师任教的积极性和长期性,致使部分农村教师产生离农脱教、消极无为的思想和行为。[5]因此,应该构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支持体系,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形成合作机制,优先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坚守在一线和乡村的教师真正拥有志业感,在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2.

[2]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3.

[3]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197-200.

[4]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6.

[5]容中逵.农村教师薪酬问题研究――来自浙江、河北、四川三省的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14(3):144-150.

【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蒙继元,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