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桂花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04 03:29:52

咸宁市桂花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现状及对策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1-4]。该协议中,地理标志被定义为: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2]。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某产品产地的鉴别,即为该产品的产地标志。

国际上,对地理标志与原产地的命名制度起源于法国,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1]。地理标志主要是针对传统名优特产(一般为广义的特产,如酒类、工艺品、食品、纺织品、农产品等)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1-8]。桂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兼备观赏、实用功能的名贵园林树种[10-11]。咸宁市是桂花之乡,桂花资源优势较为明显。我国现仅有2种桂花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浦城桂花、潢川金桂。因此,对咸宁市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进行探讨。

1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概况

1.1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0年1月31日,绍兴酒成为我国第1种国家原产地域产品,即地理标志产品。此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国内先后实施保护的产品达957种,涉及15个大类,包括酒类、水产品、工艺品、食用油、饮料、蔬菜、调味品、牲畜、果品、中药材、家禽、粮食、茶类、纺织品、花卉等,其保护范围分布于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四川、广东、湖北等3个省份地理标志产品种数分列前3名。

湖北有73种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咸宁市仅2种:羊楼洞砖茶(洞茶)、赤壁猕猴桃。羊楼洞砖茶(洞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是咸宁市的赤壁市赵李桥镇、新店镇、茶庵岭镇、神山镇、余家桥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赤壁猕猴桃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咸宁市的赤壁市现辖行政区域。此外,我国批准对产自法国、西班牙、英国的9种欧洲特产(干邑、孔泰奶酪、洛克福奶酪、阿让李子干、马吉那山脉橄榄油、布列高科尔多瓦橄榄油、苏格兰威士忌、西乡农场切德奶酪、苏格兰养殖三文鱼)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

1.2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1995年国家工商总局开始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迄今为止,该总局注册了32个省、市、自治区地理标志商标1 004件(含台湾省的1件),其中浙江、山东、福建等3个省地理标志商标件数,分列前3名。这些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商品涉及16个大类分别为茶类、纺织品、果品、酒类、牲畜、饮料、蔬菜、粮食、调味品、水产品、工艺品、家禽、花卉、食用油、中药材、烟草等。湖北省现有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达42件,咸宁市目前还没有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此外,国家工商总局还注册了来自其他8个国家的36件地理标志商标,包括泰国、墨西哥、牙买加、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韩国等。

1.3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2008年,农业部才开始农产品的地理标志登记工作。迄今为止,农业部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先后登记了各地的特产农产品地理标志966种。这些标志分布于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四川、山东、黑龙江等3个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种数位于全国的前3名,而海南与天津等省、市,迄今尚未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些产品种类仅为14个大类,包括粮食、花卉、烟草、食用油、蔬菜、纺织原料、牲畜、家禽、果品、中药材、水产品、茶类、饮料、调味品等,其中以蔬菜、中药材、果品、粮食、水产品、牲畜、茶类为主。湖北省现有35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咸宁市仅有1种:通城猪。通城猪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是咸宁市的通城县隽水镇、石南镇、北港镇、五里镇、马港镇、沙堆镇、关刀镇、麦市镇、塘湖镇、大坪乡、四庄乡等11个乡镇,167个行政村,4个国营林场。

2我国桂花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我国对桂花资源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较晚。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批准对浦城桂花、潢川金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因此,浦城桂花、潢川金桂分别成了全国第697种、第77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浦城桂花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浦城县现辖行政区域;潢川金桂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潢川县卜塔集镇、春申街道办事处、白店乡、传流店乡、仁和镇、弋阳街道办事处、魏岗乡、老城街道办事处、隆古乡、付店镇、双柳树镇、江家集镇、踅孜镇、来龙乡、上油岗乡、谈店乡、定城街道办事处、张集乡、桃林铺镇、黄寺岗镇、伞陂寺镇、黄湖农场等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现辖行政区域。然而,我国桂花资源均尚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也还未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3咸宁市桂花资源优势

咸宁市栽培桂花的历史比较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市写下了赞美桂花的美妙诗句。500年前民间就有酿制桂花美酒的传统。目前,咸安市还存有少量的千年古桂。咸宁市于1963年、1983年先后分别被国家命名为“桂花之乡”;2000年,国家再次将咸宁市咸安区命名为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咸宁市的桂花资源位于全国第1位,“桂乡”美名享誉全国。该市桂花品种的数量、基地面积、鲜桂花的产量、桂花品质等资源指标始终在全国保持领先。全市6个县市区45个乡镇有近30个桂花品种,银桂、金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资源非常丰富。

4咸宁市桂花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对策

4.1申请对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

众所周知,地理标志保护对传统特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对桂花之乡咸宁市的桂花资源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咸宁市桂花及其相关特产(咸宁桂花茶、咸宁桂花蜂蜜、咸宁桂花酒、咸宁桂花蜜酒、咸宁桂花糕、咸宁桂花糖等)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同时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对这些特产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可向农业部登记咸宁市桂花、咸宁桂花茶、咸宁桂花蜂蜜等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4.2深入研究桂花资源的地理标志特征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特产,产自特定的地域,所具有的声誉、质量或其他特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产地的2种因素,即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因此,应加强对咸宁市桂花及其相关资源的2种因素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其地理标志特征的揭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等提供参考。

4.3挖掘与整理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拉开了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幕[12-13]。2005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中国蓬勃开展,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2-16],并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登录制度[13]。目前我国有3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该挖掘与整理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刚传说、咸宁桂花茶制作技艺、咸宁桂花糕制作技艺、咸宁桂花酒酿制技艺等),并申报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此丰富传统桂花特产的文化内涵、传承该类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遗产。

4.4实施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特产,产于特定区域地区,且其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本质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和)人为因素[17-18]。可见,有些传统特产,具有地理标志特性,并包含有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的共同载体。如:羊楼洞砖茶(洞茶)是国家地理标志特产,其制作工艺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名称”羊楼洞砖茶(洞茶)”本身就是工农业品牌类非物质遗产。因此,对咸宁市桂花及其相关特产资源,应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双重保护。

5结语

我国对桂花资源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较晚,现仅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浦城桂花、潢川金桂,然而桂花及其相关特产尚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也还未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应深入研究桂花资源的地理标志特征;申请对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挖掘与整理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桂花及其相关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6参考文献

[1] 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60.

[2] 冯寿波.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以TRIPS协议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61.

[3] 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385.

[4] 宋敏.农业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341.

[5]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0-22.

[6]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6):117-121.

[7]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广东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8):202-204.

[8] 孙志国,熊晚珍,王树婷,等.浙江茶类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3):467-471.

[9] 肖小河,陈士林,黄璐琦,等.中国道地药材研究20年概论[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19-523.

[10] 黄莹,邓荣艳.中国桂花栽培与鉴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186.

[11] 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407.

[12]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25-34.

[1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38.

[14] 孙志国,王树婷, 钟学斌,等.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1-163,174.

[15] 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13.

[16] 孙志国,钟学斌,王树婷,等.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38.

[17] 管育鹰.日本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2011(6):79-85.

[18] 商世民.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J].宏观经济管理,2011(6):51-52.

上一篇:宁陕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主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