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质量的高职教育问题反思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04 10:50:29

基于培养质量的高职教育问题反思与对策分析

【摘要】反思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提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质量问题反思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20-02

走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担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生源质量差、社会认可度低。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期为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高职教育问题反思

(一)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目前,高职部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符,失去产业支持的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是随着产业的变化而改变的,新兴产业的兴起,人才需求的旺盛将促使高职院校新专业或新专业方向的产生,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企业需求。

2.专业类别过多,顾此失彼。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扩大招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以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地增加招生的专业数量。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有40个左右的专业,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不相符,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增长远远不及招生人数的增加,加之师资队伍年轻化,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培养和锻炼,却不得不担负若干课程的教学,他们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只能说是疲于应付教学,加之大班授课更没有质量可言,教育教学的困难日益凸显。一些教学系部的专业种类繁多,涉及制造、自动化、管理、艺术设计、汽车运用、发电设备等不同的领域,过多的专业类别,容易使教师顾此失彼。新建专业的师资、设备、管理、建设、开发更是无暇顾及,造成各专业培养质量、就业质量两极分化,老专业资源雄厚、教学积淀丰厚、教学效果好,而新专业则远远落后,其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3.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就业。从调查结果看,6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工作,甚至有些专业的毕业生100%在民营或个体企业工作。就个体、民营企业的人员结构和管理特点而言,需要其员工成为多面手,从生产、技术、维修、服务到管理,样样知晓。比如,制造类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规模,制造类的毕业生在企业中既要操作设备、维护设备、维修电气、管理生产,又要作为技术人员处理工艺、工装、设计、软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毕业生也只有在企业中涉足多方面的工作和领域才能快速成长,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高职院校太过专一、狭窄的专业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向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相符,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脱节。学生能否具备社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其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如何养成,主要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从毕业生月收入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状况可知,高职院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了解或不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和已就业多年的校友没有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致使高职院校无法准确、全面地认识到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依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实践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将一些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是有了更好的理解,但是,独立的课程教学与前后课程缺乏联系与应用,使学生没有办法将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能力和专业培养目标联系在一起、贯穿一线,最终造成学生学完一门忘记一门,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实施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职业岗位素质、就业能力的目的,在课程教学中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各课程以独立的方式实施项目化教学,可否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调查结果看到,大部分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要度都在90%左右,核心课程中采用项目化的课程达到80%,但是,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大多数不足50%,有一半的核心课程满足度只有30%左右,这说明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没有满足毕业生学习与工作的需求,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究其原因,不是这些课程本身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教学过程中没有将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贯穿一线,核心知识前后脱节,学生无法融会贯通,专业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学校与企业脱节,以致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精简专业,大类办学

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必定促使高职院校新专业或新专业方向的产生,为扩大学校规模和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需求和提高全员素质,各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用人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不仅能胜任一个岗位,还需要适应岗位群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型私营企业更需要“多面手”型的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发挥自身专业的特色,办好、办强、办优原有的特色和骨干专业,以骨干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的发展,在骨干专业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时髦的专业,放弃自己的长处而追求或凸显自己的短处。比如,同一个系部涉及的专业应该以同一个大类为好,不要同时开设诸如自动化类、水利类、艺术类、制造类、汽车类等不同类别的专业,以免分散教学资源,教师们疲于应付,致使强势专业不强,弱势专业撑不下去,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整个学院的发展。

(二)构建“多线并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核心能力

在专业群的教学中,为了凸显各专业的特色,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应依据专业特点设置多线并行的教学模块,使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在学好专业核心技术的同时,在专业能力上得到尽可能的扩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后续的就业打下竞争的基础。比如,制造类专业可以开设设计、制造、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调试、控制、电气维修等模块,在各模块中将三段式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和序化,将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都实施做学教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使整个专业达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目标。

(三)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需要开发适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如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工厂+目标产品、做学教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核心课程之间要利用有效的载体相互连贯和相互渗透,如制造类专业可通过完成某一典型装置的设计、制造、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以目标产品的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学习过程、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过程、岗位工作的关系,从进校开始便接触到与专业工作领域相关的学习和工作,通过连贯项目的学习或目标产品的完成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学生与员工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素质。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不断扩展,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发展欣欣向荣,高职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但是,在高职教育发展的热潮中,必然会遇到各类挫折和矛盾,如学校设备不充足、专业设置缺乏理性、教学团队疲于奔命等,只有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高职教育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立足行业、放眼未来,做强、做优特色专业,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办学新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蒋丽娜,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2]李远,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1.

[3]陈伟珍扁职“连环栽体模块化”教学思路探析[J].广西教育,2011(3).

【作者简介】张忠海(1959-),男,壮族,广西田东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研究与教学管理。

(责编 赵聃)

上一篇: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的误区及其对策 下一篇:专业知识教学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