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皮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4 10:46:48

笔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50例湿疹皮炎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并与常规用药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缩短患者皮损消退时间,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临床均符合湿疹皮炎诊断[1],患者入院前及前1个月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1.2 临床资料

50例湿疹皮炎患者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泛发性湿疹15例、异位性皮炎6例、自体敏感性皮炎10例、脂溢性皮炎9例、淤积性皮炎7例、传染性皮炎3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12~78岁,平均(41.52±13.46)。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在2007~2008年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而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挑选50例与治疗组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相匹配的湿疹皮炎患者作为对照。

1.3 治疗方法 湿疹皮炎患者综合治疗所用药物为口服抗组胺药、钙剂,静脉滴注维生素C,主要外用0.5%硫酸锌溶液(湿敷)、青黛油、皮质激素软膏等。综合治疗时间为2周。治疗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同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次/d 80 mg(急性泛发性湿疹可用120 mg),7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湿疹皮炎皮损平均开始消退时间:分7 d以内、7~14 d。治疗结束时判定疗效:临床治愈为皮损消退95%以上,自觉症状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60%~95%,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30%。有效率为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

2 结果

2.1 湿疹皮炎两组治疗结果见下表。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皮损平均消退时间无明显缩短(t=1.72,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46%)比对照组的治愈率(10%)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5.15,P

表1

两组湿疹皮炎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皮损开始消退时间(d)临床疗效

治疗组504913.25±1.6323216088

对照组5036144.76±2.3853015070

2.2 不良反应和随访

湿疹皮炎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23例患者随访1个月,4例复发,显效和有效病例停药后各有5例和2例复发或病情加重。

3 讨论

湿疹皮炎是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类皮肤过敏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其治疗棘手,一般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肯定,但其中一部分停用后极易反跳,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可使患者发生伪醛固酮副反应。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β体甘草酸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L-半胱氨酸等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和类激素等作用,还具有降低氨基转移酶、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和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2]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活性单位甘草次酸具有类似于皮质类固醇的功能,即非特异性抗炎及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其主要抑制亢进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T细胞活性、诱发γ干扰素产生、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对人体补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炎作用主要通过选择地抑制与花生四烯酸发生反应的代谢酶的活性完成,这使得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再有复方甘草酸苷中含有的甘草酸和L-半胱氨酸,具有镇静、催眠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阻断因精神紧张、劳累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环节。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缩短皮损消退时间,提高治愈率,并且无明显副反应,应用简便,在治疗湿疹皮炎时,值得临床选用,尤其对于肝炎的患者伴发湿疹皮炎时极为有利。

参 考 文 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9.

[2] Baltina AL. Chenical ma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aroute to new bloaci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Curr Med chen, 2003, 10(2):155.

上一篇:施慧达与络活喜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比较 下一篇:临近分娩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