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员的教改思路探究

时间:2022-07-04 10:39:11

艺术学员的教改思路探究

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业不良现象由来已久,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艺术类学生英语不好是正常的,英语好才是不正常的。要改变这样一种大家眼里的“理所当然”,显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从以上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与之前“one-size-fits-all”的体制相比,更人性,也更科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天分很高,但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外语学习能力就显得有些欠缺,而外语的重要性又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从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出发,激发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英语学习与他们本身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改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我们需要改变目前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从上到下的:1)目前实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4和CET6)的考核标准对大多数艺术类学生是不合适的,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在2000以下,这与四级所要求的最低标准4800还相差一大截,更别说其他的诸如听说读写译方面该达到的标准了。鉴于此,本人建议这个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公共必考部分和专业选考部分,两者各占50%的比重,必考部分包括简单的听读写译,词汇量要求3000左右,也就是,英语应用能力二级水平,选考部分包含很多科目,如中(高)级口语,中(高)级听力,金融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一门进行考试,所有试题都有专门的试题库,且试题库将有专人负责不断更新。2)各学校内部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也应按专业来进行,至少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的考核标准应该不一样。以下这样的情形应尽量避免:同一份试卷,文经管的学生平均分在80分以上,而艺术类班级却大片的不及格。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没有成就感和动力的语言学习,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关于因材施教的话题,自古至今谈论者甚多,本人要说的“因材施教”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应扎扎实实地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仅关心那些能给他带来荣誉和方便的人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和学语言的潜质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记忆力特别好,背单词效率很高;有的学生语言模仿能力特别强,口语表达有模有样;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考试起来得心应手…。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撇开自己的个人好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有深入了解了每个学生,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以优势带动劣势,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艺术类的学生对美的感受通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得深刻,所以,教师若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与美有关的英语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一定会好很多。2)按学生专业的不同,把大学英语教师这样一个团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负责一个大方向的专业英语。以我们学校为例:经管类学生多,需要的英语老师也多,那么我们可以安排6-7个老师专门教经管类的大学英语教学,电子、计算机和机械类安排4-5个老师,艺术类安排3-4老师,等等,每个群组各自备课,考试也各自出题。基于前面所说的各专业学生的英语考核标准已经不一样,所以对教师的考核也将在每群组内部进行,组与组之间更多的是教学交流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老师抢着带文经管的学生(那样容易出成绩),对艺术类学生则唯恐避之不及。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的意识和努力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众所周知,遗传,环境和个体活动是影响人成长和学习的三个因素。相对于前两个客观因素来说,个体活动这个主观因素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就目前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态度,二是能力。态度问题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讨厌英语,将英语“弃若敝履”,成绩好坏完全不在乎,第二种总是“临渊羡鱼”,从不“退而结网”,不少学生总是抱怨自己基础差,但却从未想过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相对态度问题来说,英语学习能力问题在艺术类学生中更普遍些。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相当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传授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方法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一味的等待上级政策的改变,在对待英语学业不良的艺术类学生的时候,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一味地迁就其弱点。所以,我们能采用的积极做法就是:遵循“关心、理解和不歧视”的原则,在其原有的英语基础上,对其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以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辅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他们的学业不良现象。

作者:刘琴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上一篇:时代艺术社会背景述评 下一篇:国内声乐艺术的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