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总控系统分析

时间:2022-07-04 09:42:35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总控系统分析

摘要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广播音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我国的传统广播业带来巨大挑战。为了适应光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便于通过网络实现改变路由、更改设置、集中控制、功能定义和系统智能化监控等繁杂功能,在确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网络化带来的优势。论文简单介绍了广播中心播控系统,通过音频光纤、以太网控制系统形成了TCP和UDP两种通讯协议,并阐述了建立智能播控系统的原则以及其优势所在,为广播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革命性的变革,有利的实现了信号调用、资源共享、监控、调度切换等功能,为广播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 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218-02

近年来,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数量频率及其覆盖面也逐渐扩大,对于传统的广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营造广播多元发展空间。

1 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简介

媒体随着时间与技术的推移,不断进行了时空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口语到书写,再到印刷、电子、网络,一步步的实现了智能化媒体发展[1],如下图所示:

图1 媒介发展史角度的新媒体结构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广播的多元化,打破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将其融合成整体统一,各种媒体形式集成交互的平台,采取了新的数字导播系统,力求将热线电话、微信、微博、QQ等展现在统一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需要有1个总控机房、多个直播机房和备播出机房组成,才能实现系统全面数字化,实现音频频率、量化精度、传输格式、记录格式与同步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其中通过多个直播机房调音数字信号处理,将主机与总控机房组合成主用矩阵和备用矩阵,能够直接切换单元设备、总控机房对讲模块、控制PC机等,共同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形成星形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播控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原理图

根据上图通过系统中心节点的交换机,就能将所有广播设备与交换机联系,简单、安全、便捷。同时该系统不会因某一点出现问题,而影响局部甚至整体网络系统,导致直播机房出现状况,即使出现极端情况,也可以通过断网来保证节点内部工作顺利正常进行。由此可见,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大大的提高广播的安全性,还能突出广播形式的多样,系统的全面等特点。简单来讲,就是在脱离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播音的安全正常进行。

而保证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实现,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以太网技术,建立互联网传输协议和用户数据协议,即TCP和UDP两种,用于实现节点信号数据的传输控制,达到资源交流共享的目的[2]。其中TCP实现数据链的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链的稳定,还能有效的验证接收数据与发送的数据的内容、顺序等信息,充分体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上图的系统中,DSP主机、总控机房的主备用矩阵同PC机间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TCP实现的,进行数据信息的编辑、检测、上传下载指令。

UDP是一种独立实现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信息数据传递的协议,它不具备TCP传递的稳定性,不能保证接收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当然对于信息数据的内容、顺序也不能保证。因此UDP不能实现接收信息的及时性,一般进行DSP主机间逻辑指令的传递处理,如Global Logic、Global Potentiometer等,还能通过DSP去遥控另外的DSP主机[3]。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进行TCP/IP通讯协议建立,进行广播播控系统音频信号的,接收,覆盖整个直播机房网络,对数据信息的路由、编组、时间表进行更改、拷贝、删除,展现网络平台带来的广播播控系统的灵活多变,功能扩展等。

2 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优势分析

2.1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建设原则

根据广播总局的安全要求,所建立的播控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性原则,才能应对设备故障问题,将损失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根据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技术更新的要求,对于播控系统进行经济、先进性进行考察分析,才能建立系统简化、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设备系统。当然在进行系统建设时,要重点考虑资源的共享,系统的扩展性等,竭力保证网络平台上播控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原则。

当然基于网络平台的广播播控系统建设,还要考虑广播电台的特殊性,在系统软硬件设施上设计要符合国际、国家各项技术标准,统一采用标准的接口,便于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系统的进一步维护、扩展、升级,保证整个网络的成熟稳定。

2.2基于网络平台的广播播控系统优势

1)方便快捷的实现音频信号的管理、共享、调度与切换

根据播控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原理图可知,在直播机房同总控机房间的音频信号传输,采用的是MADI光纤点对点形式。光纤内可同时实现双向传输64路数字音频信号,再进入总控机房,分配到各直播机房[4]。而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中心节点检测,就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将音频信号方便快捷的进行传输,减少了节目播出过程的设备环节,进行了音频信号的管理、共享、调度和切换,具有一定的安全稳定性。

2)利用远程遥控软件,实现直播机房工作检测、管理

远程遥控软件是用于监视、控制广播播控系统板面的软件,通过网络登陆,利用整体广播播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直播调音台控制面板使用的监视,精确的了解到各推子的位置、信号传输状态、面板按钮、指示灯等情况。同时还能监视到节目人员的调音台使用情况,协助进行正确设置,再出现极端情况下,还能通过虚拟界面来保证音频信号的正常传输,更甚至可以通过播控系统进行节目质量监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系统扩展功能的实现

利用该系统的网络接口通讯协议,能够对总控矩阵进行系统扩展功能,如果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广播总控的外延扩张功能,将制播网整个也纳入总控的监控之中,实现了广播总控监控技术的全网覆盖,成为一个有新的意义的广播总控系统。如下图所示[5]:原不属于总控范围的一些业务纳入总控系统示意图。

图3 新纳入广播总控平台业务示意图

为了配合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运行,还可以在全市各地建立总控监控分站台,实现音频信号间的共享与监控,将各种网络媒体的优势集中实现。同时在录音室建立通讯设备,与总控音频信号共享,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广播的直播间工作。

3 结论

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为广播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革命性的变革,有利的实现了信号调用、资源共享、监控、调度切换等功能,为广播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荣艳玲.广播电台总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70-72.

[2]王宁,王东丽.基于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7):72-75.

[3]刘建国,吴晓应,郑毅清.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2):56-62.

[4]赵洁.ROUTE6000音频矩阵在广播电台总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J].传播与制作,2012(2):10-12.

[5]夏大强.浅析广播电台网络化智能播控系统的建设[J].电声技术,2008(6):72-76.

上一篇:PLC在酒店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