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04 06:15:51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

[摘要]众所周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文章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概念入手,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探索和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职 以学生为中心 互动启发式 阶梯式

[作者简介]万忠(1968- ),女,江西南昌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应用。(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04-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技术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点。高职教学改革应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顺应当今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问题、探索知识、实践操作、提出质疑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到主动探求知识技能,教师从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到设计、组织、指导教学活动。这种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努力。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缺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低下,所掌握的知识也一般局限于死记硬背,很难做到灵活应用、活学活用。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不要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任务,学习是负担,应该使学生在主观上愿意学、乐于学,形成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自觉主动学习。入学的第一门课开始,就应该在思想上鼓励学生,同时,还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如果最初进入学校就对学习任务毫无兴趣,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就会引起消极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变得低下,从而无法掌握知识和技能,随之而来的是形成学习障碍,恶性循环进而加剧对学习的抵触。另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习变得轻松,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负担,自然就不会反感学习。在保证学生有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愿望的前提下,学生才能主动探索、研究从而获得知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

二、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条件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情感,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情绪反映,不同的学习态度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大不相同。从行为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外显行为。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教师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效果不佳。“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即在学习过程中改变旧的学习态度,克服等待心理,使自己成为主体,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参与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逐步树立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明确学习目标是为自己学习,这样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态度反映到行动上,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主动、自主自觉地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激励、控制、调节,成为具有自律、自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

三、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保证

1.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授课的内容基本是教材的内容。科德指出:“有效的语言教学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在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基本结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应该“活用”教材,把教材内容和教授对象紧密结合起来,使教材充分发挥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首先,教学内容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炼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因为没有活动,知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也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选择地提炼任务、例题、习题,以便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途径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尽快地掌握技能技巧,提高能力。其次,职业教育是专门教育,其知识建立在专门的职业背景上。高职教学内容应对能力标准有明确的要求,需根据不同能力的要求程度确定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根据专业技能学习的要求,确定基础知识学习的内容和将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学内容应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强调技能的掌握,重点让学生掌握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背景中完成专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服务于技能,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

2.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它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适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教无定法,大胆创新。

第一,“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少讲多学,以学为主,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为目的。此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内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设置问题阶段,好的设问是互动教学的关键,恰当的问题应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设计既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又要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学生只有经过思维、分析、综合后才能回答设置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具有连续性并贯穿教学始终。第二步是课堂分组讨论阶段,分组有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讨论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设想、自由发言,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很好地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第二,“阶梯式”教学方法。此方法是将一门课程分为不同等级的应用项目,每个项目自成体系,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多种层次,并针对各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基础设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项目,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是学生自我解决,能力强的学生对能力低的学生进行问题辅导,这样学生本身是讲授者,也是参与者,如果解决不了,再寻求教师的指导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分别完成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报告的不同活动,设计方案并制作成品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阶梯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真正地融入“教”与“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第三,“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此方法是以一个真实的职业行动情境或业务流程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生能力的提高。“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分为六步:第一步是分析阶段,分析工作任务,对任务进行规划,提出解决方案;第二步是信息收集阶段,针对工作任务查找资料;第三步是计划决策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两个阶段对工作任务形成的认识,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第四步是实施阶段,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整理资料;第五步是检查阶段,任务完成后,学生独立地检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第六步是反思评价阶段,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第四,“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最早萌芽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布鲁纳的“发现法”。这种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科中新出现的问题或者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第一步是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知识积累和学习要求指出多个方向或学生自己提出方向,通过分组,学生自行去研究寻找结果。第二步是展示研究性学习结果,学生将各自的研究结果展示给教师和其他学生。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想方法学习知识,配合团队完成任务,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教师角色转变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关键

教师是任何教学体系推进过程的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要转变思想,主动放弃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框架。教师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引导、组织学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新型的教师角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式下的激励者、培训者、参与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新教学内容,把握进度,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客观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适合其自己的最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必须大胆探索和实践,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丛冬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浅议[J].华章,2011(23).

[3]董建新,陆扬.以能力为本位的计算机语言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学,2011(7).

上一篇:以产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辨析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