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06 01:00:51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

摘要: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等问题对提高教育质量很不利,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09-02

创新是一种能力,包含分散性思维的几种基本能力,具体为:敏锐性即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事物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流畅性即能思索许多可能的构想和回答,在概念产生的阶段作出许多反应;变通性即举一反三、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原创性即反应的独特性,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观念,亦即独特新颖的能力;精进性即一种补充概念,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加上新观念,增加有趣的组节或组成相关概念群的能力,亦即精益求精、深思熟虑的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已为主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依靠科技和教育,为此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行列,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何培养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我们教师来讲,最根本的就是体现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而且还作为培养主体的身份参与培养过程,把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有强烈的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重视学生评估、反馈,确保教学水平,对学生实行全程及跟踪的关怀,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把关心学生诉求以及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重视感情投资,给学生提供使他们终身不忘并永远热爱学校的事件和环境。

对于我们培养土木类专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来讲,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专业为本,并应当通过学科交叉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使其不仅具备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完整知识结构,还应注意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包括工科与理科的交叉,以及工科与人文的交叉;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才能,更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关心并能正确地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才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技术人才,而应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的相互关系的人,又应是兼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

创新能力的特性之一是原创新,就是指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观念。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艾伯特・唐奥吉说:“发明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我们要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但是现在大多数还普遍存在“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建立起广泛、民主、参与、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的思维,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潜在的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开发,才能成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从激发创新欲望、活跃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技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教育、训练、实践、体验的途径开发出来。此外,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做创新的“有心人”。

二、深化教学改革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科学思维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原动力。教学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我们必须全力推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不断学习先进的人。教学一定要有科学实践,有创新精神。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动态,要经常翻阅科技杂志、论文集,要动手做实验、做数值研究。在课堂上,注重的不是解题过程、公式运用,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才是教师的真本事。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捉鱼的方法。教学的过程,就在于让学生搞清“模型”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描述。具体为:

1.扩大课程资源,建立与索取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如果折中一点,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据此,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它是供学习者学习和收获的对象。我作为水文学课程的教师,就是坚持将传统经典的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相结合、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知识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缺陷,拓宽专业基础范围,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方向,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体系。课程计划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时代特征。培养方案中课程基础保持在60%~70%,同时课程培养反映水文水资源学科前沿发展内容,把该学科领域最具前瞻性的思想介绍给学生,如国际水文计划、水文循环的生物圈问题、全球变化的水文响应问题、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问题、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关系问题等,增加具有21世纪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和环境水利特点,以及结合浙江实际情况的海洋水文、湖泊水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务管理等内容。

2.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造精神的问题放到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当然,工程意识中也包括了创造精神。首先应当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应当对工程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工程与科学是不能割裂的,科学是工程的基础。但工程与科学又属于不同的范畴,科学属于认识范畴,研究已有的世界与“想象”的世界;工程属于实践范畴,创造还没有的世界与“想象”世界。因此,创造应被看作是工程的本质,培养我们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3.教学中注重探究的过程。探究式的教育与学习基本出发点是与建构主义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与理解别人已理解的知识相比,自己发现知识、重新提炼、构建知识结构可以获得与现实更为相近的理解,也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或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标不能仅是关注成果,而是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从中培养其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不畏困难、契而不舍的精神。

4.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讲:“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伟大的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探索和创新。“启”与“发”是辨证统一的,教师的“启”是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发”是目的和结果,是由教师的“启”而达到学生的“发”。特别是开课的第一天,第一节课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启发学生科学的求知欲望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介绍课程内容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在国际上的应用创举或产生的影响,再结合自己运用课本理论方法开展科研情况,与学生一起分享学研过程和成果收获带来的快乐,不仅使学生领会本课程大致内容,也启发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思维的开拓。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科学的求知观。

5.在课程结构上,要突出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在课程内容上,要联系生活、贴近社会,加强课程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在课程载体上,实行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既要体现我们浙江特色,又要注重充分汲取国际国内上的先进经验。

6.在教学中尝试批判。所谓批判是指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物、理论和行为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所做出的否定性的个人价值评断,通常含有“扬弃”的意味,即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又含保持和保存之意。反应了一切理论与实践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种科学的求实求证、否定、反省与超越的内在本性。创新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使之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批判意识是创新主体感知、判断、决策等思维活动最核心的要素,通过批判意识产生批判的实践,最后才能产生创新的结果。如我们在课堂分析的“二水”问题、“三水”问题、“四水”问题、空中水资源问题、土壤水资源问题,特别是“城市水文”与“城市水资源”提法、命名问题等。

7.开放教学。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采用学分制,实验室采用开放式,实践系统开放式等。如我们可以随时让学生到实验室,到学校每个单元、教学设施了解分析它们的给排水问题、供用水问题,水循环问题、水环境问题、学校的景观用水问题、用水定额问题以及学生本身的用水问题等,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或到校内可敞开可实践,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科技制作,开展创新性研究。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设想变为现实,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平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给指导教师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提供了参考。

三、结语

时代呼唤创新性的人才,创新性人才需要教育有效的培养,课堂教学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主要渠道。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现青,高晓平.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

[2]曾荣英.结构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5).

[3]曾冬梅.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3,(7).

[4]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

基金项目:《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优秀课程建设项目(编号YX1209)。

作者简介:刘俊萍(1969-),女,山西太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资源系统工程。

上一篇: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 下一篇:有机反应机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