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发展旅程

时间:2022-07-04 05:17:17

3D电影发展旅程

当彪悍战士的催泪瓦斯弹朝你眼前飞过来时,你会不自觉地侧头闪避;当飞天女巫像小飞虫似的在你眼前来回晃悠着,你恨不能伸手去拍了它……这就是“身临其境”的三维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往事如烟,3D电影几度浮沉,虽然有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3D电影,但并不代表3D电影是个新生事物。

初生伊始

3D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电影发明之初的19世纪末,当时英国电影先驱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观看3D电影的装置:他在银幕上同时放映两个画面,观众通过专门的眼镜来观看获得立体感,不过这套装置繁琐复杂,缺乏实用推广性,所以尽管他申请了专利,但并没有戏院采用。到了1900年,弗雷德里克・尤金・艾维斯发明了立体摄像机,这个摄像机模仿了人眼机理,有2个相距4.5厘米的镜头。

早期发展

3D电影的第一次商演是1922年9月27日在洛杉矶大使饭店戏院放映的《爱的力量》,该片由电影人哈利・费尔奥和摄像师罗伯特・艾尔德制作,采用了红绿立体电影模式,同样只有一名观众。哈利・费尔奥后来在纽约向院线经理们推销这部影片,但没人愿买,这部影片渐渐被人遗忘,直至现在已经彻底遗失。

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很多人对3D电影产生了兴趣,就连法国的路易斯・卢米埃尔也把他1895年的《火车进站》制作成了3D电影。1936年雅各布・莱温赛尔和约翰・诺林为米高梅公司拍摄了短片《Audioscopiks》系列,当时每位入场的观众都被发了一幅红绿眼镜,然后银幕上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这些眼镜,接着一系列冲着镜头(观众)方向运动的物体出现了,效果在当时极其震撼,该片最后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提名。受此鼓舞,米高梅又在1941年拍摄了《第三维度的凶手》,把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放到了3D电影当中,这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3D故事片之一。

同样在1936年,后来的宝丽来公司创始人埃德温・兰德发明了偏光膜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光线振动方式发生改变。埃德温发明偏光膜的初衷是想用它来避免汽车头灯过于刺眼,但这种技术后来却对3D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

整个40年代,由于二战的原因,人们没有对3D电影的研究和制作投入太大兴趣,3D电影就这样蛰伏了起来,直到战后重新兴起。

50年代: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电影业遭遇到了第一次严峻的挑战。为了生存和发展,电影业开始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好莱坞大量拍摄宽银幕的史诗片,试图用大场面把观众从小电视前拉回来。

在这股潮流中3D电影也没有被人遗忘,1952年第一部彩色3D电影《博瓦纳的魔鬼》横空出世,大大提升了3D电影的娱乐效果。从中看到商业前景的哥伦比亚和华纳公司在次年推出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黑暗中的人》和《蜡像馆》,这两部影片都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尤其是后者还首次采用了立体声,使得观众不仅在视觉上,同时在听觉上实现了身临其境。这两部影片的成功让好莱坞一夜之间醒悟,原来3D电影也可以赚钱的,此后主流制片公司的3D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迪士尼、环球、20世纪福克斯都加入了这股洪流,迪士尼还把这种电影带进了迪士尼乐园,展现了3D技术在娱乐业中的其他应用前景。

不过随着3D影片产量的增多,影片质量开始良莠不齐起来,有些影片制作周期只有两个星期,其效果可想而知。再加上当时的技术仍有大量不足,对银幕、角度、放映都有着苛刻要求,因此只过了一两年,3D电影就成为了明日黄花。1955年随着《怪物复仇记》的下档,这个短暂的“3D黄金期”宣告结束。

70年代:复苏

70年代后环幕电影、球幕电影、IMAX巨幕电影纷纷诞生,而3D电影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以前的3D电影需要两台放映机同步把画面投射到两边的银幕上,稍差一点都会严重影响观看效果,但随着阿兰・西里芬特和克里斯・戈登发明的“立体视觉”专利技术出现,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这种技术可以把左右两只眼睛看到的画面交替地印在一套普通35毫米电影胶片上,放映机以48帧/秒(通常速度的两倍)的速度放映,放映镜头前加上一个周期转动的遮光板,于是两套画面交替出现,不过由于视觉延迟观众并不会察觉。

第一部使用“立体视觉”技术制作的3D影片是一部《空姐》,该片以10万美元成本赚取2700万票房(相当于现在的一亿多美元),令人诧异地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3D电影,在它的带动下,整个70年代的3D电影多半是些和恐怖片,甚至还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

技术的发展并未带来内容上的长进,很长时间以来立体电影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有技术无情节,人们看3D电影就如同看马戏,纯粹图的是一个新鲜劲儿。这使3D电影一直只是作为一种电影附属品而存在,从未作为电影业的主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近几年。

80年代:中兴与衰落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后,3D电影的题材开始变得丰富,故事片、纪录片、恐怖片、动作片纷纷以3D为卖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的西部片《哈特》,影片中的拔枪、射子弹、飞刀等扑面而来的镜头让很多观众惊出了一身冷汗。

整个80年代早中期诞生了大量的3D电影,如《13号星期五》(1982)、《鬼哭神嚎》(1983)、《大白鲨3D》(1983)等,但即便如此,主流电影人对这种形式的电影依然抱有排斥的态度,一方面是3D电影有很多艺术水准的确不高、自降身价,另一方面3D技术的局限性依然很大,还达不到他们对电影高品质的要求。很快,在新鲜感散去后,3D电影再次被观众打入冷宫,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们只能在一些游乐场所看到这样的电影了。

21世纪:再度辉煌

尽管在90年代基本已经退出人们的视野,但3D电影没有死去,而是像化蛹的毛虫,等待着破茧化蝶的那一刻。

2005年美国视频技术展会上,众多电影人和院线经理为数字电影摇旗呐喊,称其是继有声电影、彩之后的第三次电影技术革命,同时他们乐观地预计数字化的3D电影将是未来电影业的主流。好莱坞的几大巨头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杰弗瑞・卡森伯格都是数字3D电影的拥趸,卡梅隆更成为身体力行的先行者。

卡梅隆与3D电影是有渊源的,早在1996年他就曾为《终结者2》制作过一支迷你的3D电影续集,不过这部短片是为环球影城制作的,一般观众不大有机会看到。2003年卡梅隆试水拍摄了3D纪录片《深渊幽灵》,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能有效降低视觉疲劳的3D拍摄方式,这套系统后来还用在了他2005年拍摄的IMAX 3D纪录片《深海异形》中。

另一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在拍《特工小子3》和《鲨鱼男孩和岩浆女孩》时也用到了这一技术,尽管使用35毫米胶片摄制的《特工小子3》还不能称作真正的数字3D电影,但它1亿12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依稀让人们看到了3D电影的光明前景。

2005年11月,电影史上第一部数字3D电影、迪士尼动画片《四眼天鸡》上映,这部影片采用的是杜比的普通2D转制成3D的技术,为此杜比公司还特别在100家选定影院安装了带有3D电影放映功能的杜比数字影院系统。《四眼天鸡》3D版的票房异常火爆,其单厅票房比普通版本高出近4倍,尝到了甜头的好莱坞于是在其后几年大量推出这种转制而成的数字3D电影。

2009:3D新元年

3D电影的发展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几年几乎每年观众们都能看到若干部不同类型的3D电影,像2007年的《贝奥武甫》,2008年的《U2演唱会》(U2 3D)、《孟汉娜演唱会》、《地心历险记》、《闪电狗》等等。

3D电影重新受到追捧不是没有原因的,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DVD等新技术的发展普及,人们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和观影的方式,电影院面临着和当年电视发明后同样的困境。为了把越来越习惯于在家中看碟的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也为了影片能拍得更加逼真、给观众带来更多视觉冲击,影院经营者和电影制作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3D电影。此外,日益严重的电影盗版问题也是促使3D电影技术重新受到青睐的原因,因为欣赏3D电影需要有特定的放映条件,这使得盗版就变得十分困难。

经过几年的积累,2009年3D电影终于迎来了大爆发,从年初的《卡罗兰》、《血腥情人节》、《怪兽大战外星人》、《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3》、《死神来了4》等等,前所未有多的3D电影一部接一部让人目不暇接。

2010年――:2D被终结?

数字3D技术带来的观影革命就跟“默片时代走向彩时代一样,局势已定。”《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断言“IMAX(巨幕)影院将逐步终结传统影院。”

没有漫画、小说预热,彻头彻尾的卡梅隆原创,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那些只存在卡梅隆脑海里的蓝色外星人故事让全球关注。制片人乔恩.兰道透露《阿凡达》“最难的是特写镜头”,因为电脑CG技术可以做出逼真的人物,但解决不了简单而复杂的人脸,某国内电影技术专家对记者解释,制作普通的木偶般人脸也至少要用三百个点来捕捉表情,而卡梅隆的野心是要让CG做出真正的人一样的动画人物,“我们必须等到科技能够完全用电脑模拟出人脸的表情,如果只有一部分像,那么观众还是无法相信这是真正的人脸。”

卡梅隆坚持认为“故事还是要用演员的心灵、灵魂来表演的。直到电脑会哭、会笑,能感受爱之前,它们都不是人类。它们代替演员,也许还要再等一万年。”

上一篇:完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学会写得深刻之透过现象深入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