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习题中的逻辑学分析

时间:2022-07-04 05:04:09

物理习题中的逻辑学分析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逐渐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从逻辑学角度审视和科学地研究物理教学很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物理习题的逻辑学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物理习题;逻辑思维;逻辑学

物理作为中学科目中逻辑较强的学科,始终扮演着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角色,因为逻辑能帮助我们更迅速更深刻地去理解教材,去解答问题,去论证自己的论断,以及去严谨且前后一贯地叙述自己的思想。所以从逻辑学角度审视和科学地研究物理教学很有必要。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加入逻辑学的分析,可以避免学生一些知识上的错误,在有些问题中,将定量化简为定性,简化了分析过程。

例1:一质量为m的木块刚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木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没变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分析1.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所以,木块受力平衡(省略大前提的直言三段论推理);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合力分别为零(复合式三段论推理);

2.现在对木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木块要么静止,要么加速沿斜面下滑(结论为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关系推理);此时木块对斜面有一个大小为(m+F)N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斜面对木块有一个大小为(m+F)N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竖直方向上,木块所受合力为零(带证式三段论推理);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不变,木块受力平衡,所以木块仍静止在斜面上(省略大前提的直言三段论推理);A正确,B错。

3.木块受到F作用,木块始终静止在斜面上,所以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受力分析,两个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且摩擦力和下滑力始终向等(大前提为关系判断,小前提为省略后件式的假言判断,结论为联言判断的带证式直言三段论推理)如果在施加恒力F后,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变,则下滑力也不变,木块的下滑力增大,因为木块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力增大了,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增大(带证式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后件式) ,C错。

4.木块始终静止在斜面上,所以木块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省略大前提的直言三段论推理),D错。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说明 学生在解决本题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错误1:由于木块静止,所以合外力为零,但加上一个F后,木块不再静止,加速下滑,所以选B,排除了A,继而D也正确,由于合外力增大,所以木块的下滑力也增大,但摩擦力无法判断大小,所以C错。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犯了形式逻辑中充足理由律中“推不出”错误,主要是论题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从论据推不出论题。学生没有认识到木块在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斜面也同样给木块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仅从表象进行推理,因而错选。

错误2:有些学生也能选出正确答案A,但过程和方法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不加外力时,木块静止,说明沿斜面方向上μmgcosθ=mgsinθ,得μ=tanθ.加竖直向下恒力F后,则有μ(mg+F)cosθ=(mg+F)sinθ),木块仍静止,A对,B错,不加F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mgsinθ,加上F后,摩擦力变为(mg+F)sinθ,摩擦力变大,C对;物块始终静止,所以合外力始终为零,D错。这种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学生违反了形式逻辑学中同一律的概念同一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违反同一律这一要求的主要表现就是物理概念不清,即“混淆概念”。这里,学生把静摩擦力直接用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大小,虽然也选对了答案,但在物理概念的角度上出现了混淆,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例2: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以速度行驶的船上。若人在船上沿船行方向匀速行走,t秒内前进距离为S米,则在人行走时船速多大?(水的阻力不计)

设人行走时船速为′, 由动量守恒可给出下列三式:

M=mSt+M′(1)

(M+m)=mSt+M′(2)

(M+m)=m(St+)+M′(3)

说明但这三个式子都是错误的。

(1)式中,因为人站在船上,所以初始动量应该是(M+m)(省略大前提的直言三段论推理)

(2)式考虑了人站在船上的对地动量为m,如果以船为参考系,则人行走前速度为0,行走速度为St, 而、′则是以地为参考系计算的, 所以船不是本题的参考系(大前提是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小前提是省略后件式的直言判断,结论为直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后件式)

(3)式中左边是开始时船的动量,右边是人走后人的末动量与船的末动量之和,因为动量守恒,所以左边应该等于右边。(带证式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在量度人的对地速度时, ′指的是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所以人的末动量为m(St+′)。(省略式三段论推理)正确的方程应当是:(M+m)=m(St+′)+M′(连锁三段论推理)

分析本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研究力学问题中,对参考系的选取的问题,主要是运动的船和静止的地面(惯性系),得出公式(1)的学生根本没有想到本题中涉及两个参考系,仅运用已知条件,简单套用“动量守恒”列出公式;得出公式(2)的学生考虑到题中隐含的“人站在船上”条件,在初动能内加入了人的动能,但仍没有考虑参考系问题;得出公式(3)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人相对于船和地面的s速度是不一样的,想到了选取参考系的问题,但由于思维不严谨,有的用地面做参考系,有的用船做参考系,产生逻辑混乱,没有得出正确答案。以上三种情况都违反了形式逻辑主义中同一律的判断的同一性原则。以本题为例,在研究某一力学问题时,要选取一个参考系,或者选取一组相对静止的参考系,这样可以简化过程,避免逻辑错误。

参考文献:

[1]刘艳超,王双维.习题错解中的逻辑学剖析[J].中学物理,2006(1):3-5

[2]刘春平.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逻辑学思考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3]于海飞,王双维.辩证逻辑基本范畴的推演过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J].渤海大学学报,2005(3):70-72

上一篇:激发英语兴趣,培养运用能力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