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住宅平抑“高房价”建设部首推郑州样本

时间:2022-07-03 11:15:59

公共住宅平抑“高房价”建设部首推郑州样本

日前,郑州市政府一项公共住宅开发行动引起高层注意,并被列入建设部首例试点工程。

郑州市政府公告,决定注册资金1亿元――组建郑州市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公共住宅公司),拟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价租住房以及对市区危房、老旧住宅区配套和升级等方面进行投资。

“近年来,全国各地房价一路暴涨,郑州也不例外,而房价暴涨将导致更多的中低收入者‘买房难’,这一直是困扰当前政府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组建公共住宅公司的主要原因。”新公司的背后掌舵人――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向本报记者介绍。

政府要啃硬骨头

据悉,公共住宅公司将采取经济适用房和周转房“捆绑”的形式运作,履行和承担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承建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任务,所谓的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周转房和农民工公寓等公共住宅建设。

“在公共住宅领域,经济适用房是一块‘肥肉’,廉租房和周转房是硬‘骨头’,光吃肉不啃骨头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就是要‘啃’别人扔掉的骨头――干一些开发商不愿意干,或者干不好的事情。”王广国表示。

郑州市现有需要改造的危旧房屋300万平方米,由于这些旧危房没有连接成片,开发难度大;又由于廉租房、周转房等属于保障性住房,可以实现的利润微薄,导致开发商不愿涉足该领域。

1995年以来,郑州市共下达1016万平方米经济房计划,实际开工的仅有623万平方米,竣工的 491万平方米,这远未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更不能满足中低收入家庭需要。

“郑州市公共住宅建司的成立,对中低价住宅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王广国如是说。

国开行驰援

据悉,新成立的公共住宅公司首批资金由市房管局利用廉租住房保障资金5000万元;然后把隶属于房管局的郑州国谊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旧城改造开发公司的国有股权划入该公司,使其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

自2006年以来,郑州市房管局在廉租住房实现了三方面突破:一是实现了由市区到市属县市城镇方面的突破;二是实现了以廉租住房保障对由“最低收入者”向低收入者家庭的转移;三是由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房捆绑建设,实现了廉租住房、购“二手房”向开发建设方面的突破。

今年4月,市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工作受到建设部、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中央部委的支持与肯定,并计划以郑州为试点在全国推广,组建公共住宅公司乃是这一计划的延伸。国家相关的政策有了,建设资金也有了着落。在建设部的支持下,国家开发银行愿意对郑州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发放长期优惠贷款,贷款期限可长达25年。

分流社会购房者

新组建的公共住宅公司属于国有独资企业,投资方为郑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隶属于郑州市房管局。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也有人提出质疑,市政府成立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价租住房和周转房等公共住宅,原则上不让社会上的开发企业渗透,这实属垄断经营行为。

“我们的经营只要微利,能维持企业运转就行,而且我们经营的项目是开发商不愿做的事情。这是政府平抑目前高房价的一种手段。”郑州市房管局一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解释。

“政府无法直接控制房地产市场,但我们可以用有形之手调控无形之手,组建公共住宅公司就是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王广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道。

目前,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的投入量占市场份额还很小,拉低房价的作用有限,即便是这样,也有专家认为,公共住宅公司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价租住房和周转房等公共住宅,无疑给房产市场带来冲击。

河南省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史璞教授表示,市政府是在引导一种消费理念,这一举措有可能分化社会购房者:一方面高收入阶层更多地购买商品房,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廉价租住房。

上一篇:北京投资增幅持续回落 下一篇:鹏润地产系策划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