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基地与交易市场建设调研

时间:2022-07-03 09:44:04

苗木基地与交易市场建设调研

近日,射阳县组织部分乡镇负责人,赴武进、丹阳、靖江、泰兴等地考察学习苗木基地建设工作。通过考察学习,对通过苗木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建设,带动绿色产业提升、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多赢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形成了射阳千亩苗木基地建设初步设想。

一、苗木基地和交易市场建设现状

种植规模大、影响广。从四个考察地区的成功经验看,首要因素都是一个“大”字。武进区的夏溪花木交易市场所在地夏溪镇,全镇95%以上耕地从事花木生产,还在镇外流转土地5.5万亩用于花木生产,最终在全区带动形成了总面积22.5万亩的种植基地;丹阳市的丰奕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壮大产业规模,主打榉树、海棠两个品种,在大钱村和奔牛村两个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1.8万亩;靖江市的中山杉培育基地总面积4000亩,圃存苗达400万株以上;泰兴市的永强园林绿化公司苗木培育面积突破1万亩。大体量的苗木种植生产,形成集聚效应,各地客商与经纪人纷至沓来。夏溪花木交易市场业务覆盖苏、浙、沪、闽等20多个省市,年成交量110亿株;丰奕苗木专业合作社成为江浙沪地区最大的榉树供应单位;中山杉培育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山杉繁殖与推广单位,成为各地种植推广中山杉的首选目标;永强园林绿化公司培育的榉树、朴树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规模效应。苗木品种优、潜力大。苗木行业是一个层次分明的产业,品种名贵、供求紧俏的“高大上”树种,随之带来的是高附加值;品相一般、需求乏力的“大路货”树种,不仅价格低下,而且销路都成问题。中山杉培育基地推广的中山杉具有耐水耐盐的独特优势,在沿海防护林、湿地生态治理、生态林建设、经济林建设等特定区域具有巨大市场。为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和进一步拓展市场,该基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培育出在全球赤道两侧的四个气候带内都具有推广价值的几十个优良树种,累计已推广应用数千万株。丰奕苗木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引入北美海棠这一高端品种,经过几年的选育开发,已经培育出国内一流品相的3个品种,成为全国知名的北美海棠供应单位。行业管理精、标准高。林业生产也是高科技产业。中山杉培育基地建立了一支专门的团队开展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广泛运用水肥一体化和温控等生产技术,体现了国内一流的行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标准,代表了农业生产精细化、节约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永强园林绿化公司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实施规模化生产,不同规格、不同用途苗木分区管理,打破了过去整体品质上不去、价格起不来的窘境。丰奕苗木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现代苗圃专用机械设备,大幅度减少人工劳动成本,使苗木管理整齐划一。产业链条长、收益好。打造苗木生产“全产业链”模式,是培大育强产业、增加经营收益的良好途径。武进区以夏溪花木交易市场为依托,前道大力发展苗木新品培育与种植推广,后道以苗木交易为核心业务,拓展园艺资材展示、苗木科普教育、绿色景观旅游等业务,形成了“苗木花卉种植--新技术研究推广--苗木花卉交易--科普教育旅游”的全产业链,年发生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并且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地产品销售等第三产业。中山杉培育基地,利用自身人才与资质、技术等方面优势,将主营业务向城市绿化、市政工程等领域延伸,年产值超过2亿元,每年将净利润的10%反哺基地建设,实现了全产业链的互补共进。永强园林绿化公司将苗木种植经营,拓展到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等领域,既提高了基地苗木的终端销售价格,又实现了产业的前后道融合。

二、苗木基地和交易市场建设的经验

发展苗圃可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苗圃是林木种苗的培育基地,发展苗圃和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以永强园林绿化公司种植的榉树苗木为例,该基地亩产苗木2000株,3年出苗圃,以现在市场价12元/株计算,总价值达2.4万元,年均亩产8000元,净收益是稻麦两季种植模式的2-3倍,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低效荒地区域,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开展规模化苗圃建设能够实现种植效益的倍增,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道。发展苗圃要致力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建设共同特点是以量的扩张形成气候、吸引资源,以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述四家单位种植规模都达到万亩标准,在机械化生产程度、原料采购与人力成本控减,以及市场销售等方面,相对于碎片化种植都有了明显提升。规模化种植还抬高了本单位苗木品种在行业中的比重。永强园林绿化公司的朴树、栾树,丰奕苗木专业合作社的北美海棠,靖江市中山杉培育基地的中山杉等拳头产品,在业内具有较高的话语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定价权,成为苗木行业的“小巨人”。发展苗圃要注重人才队伍培养。苗圃种植与经营是对技术经验要求很高的行业,苏南和苏中等地苗木花卉行业发展迅猛,除了历史较久、规模较大、品牌较响之外,一个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人才,从技术人才到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共同构建了推动苗木花卉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和提升层次内涵的核心体系。夏溪苗木交易市场所在的武进区拥有花木经纪人1万多人;靖江市的中山杉繁育基地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培养了一支高层次的农业技术研发队伍,在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大批熟悉苗木种植技术的熟练农业工人,对推动行业发展也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发展苗圃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苗圃建设在起步阶段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才能调动投资者积极性和增强投资预期信心。据悉,安徽省宿州市为了引进靖江市中山杉培育基地在当地投资建设苗圃,在土地流转租金方面给予了“442”优惠,即:市、区和镇分别补贴40%,企业承担20%,同时为项目落户提供了保姆式服务,成功吸引该企业在宿州建立培育基地,对提升当地苗木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射阳千亩苗木基地建设推进计划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千亩苗圃建设工作。按照“通盘考虑、分步实施”的思路,射阳县确定洋马、海通、临海、盘湾、兴桥、合德、开发区、海河、新坍、长荡等10个镇区开展千亩苗圃建设,各镇根据自身实际,依托高规格的规划设计单位,一镇一策编制千亩苗木基地发展规划,尽快形成科学、详细的建设方案,确定发展规模、培育树种和运作模式,并按照规划,尽快启动建设。主动对接、密集跟踪有意向的企业客商。将千亩苗圃建设与农业招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由县农委牵头,多方搜集有意向的客商信息,近期加大跟踪对接力度,邀请一批客商到射阳考察,商谈投资或合作建设事宜,尽快签订投资协议,力争在投资建设主体上多元化,建设方式上多样化,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多方参与建设的格局。倾斜政策、资金扶持调动基层建设热情。在县财政连续四年、每年补助400元/亩的基础上,镇区要对镇本级自主建设、县镇国有公司建设、镇区招引客商建设的千亩苗圃,综合考虑规模面积、苗木品种、长势情况、效益预期等情况,出台配套激励政策,加大对苗圃建设的扶持力度,调动各个方面建设苗圃的积极性。挂大靠强、合作共赢提升苗圃建设层次。加强与有关基地公司的联系,建立技术指导、新品培育、种植推广、销售联动等方面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加快引进和推广一批品相好、适应强、效益高的苗木新品种,满足射阳沿海地区造林绿化建设需要,兼顾生态、经济和美观效应,实现“技术飞地”“合作共赢”的目标。近期还将重点加大与靖江中山杉培育基地及其技术协作单位的联系,争取在射阳设立培育推广基地,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就地推广,突出培育优质精品苗木,提升射阳苗圃建设进度。

作者:吴冈玉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委副书记

上一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问题 下一篇:建材实验所需注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