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学能力

时间:2022-07-03 09:11:24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的目标。

一、以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从中引出数学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之中。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是圆的?”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面是圆的,硬币的面是圆的,车轮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接着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呢?”学生答:“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或椭圆形的,那么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了。”再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滚动起来就平稳呢?”一系列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作出科学、准确的回答,就此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特征。”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迫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更加。

二、借助生活经验,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应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道题:“175-98=17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想:爸爸带了175元钱,去商场买了一个98元的皮包,他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所以,要在减去的100元中加上2,从而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简便计算“236-145-55”时,我让学生采用“超市购物的经验”来理解:妈妈带了236元钱上超市买衣服,一件上衣145元,一条裤子55元,她怎样付钱?最后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一共用了200元,最后还剩36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规律。这样教学,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从而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松树高。松树高耸入云,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松树底部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我适时取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此时我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吗?”同学们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创建灵动课堂 彰显数学魅力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