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支撑点

时间:2022-07-03 07:13:57

寻找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支撑点

以往只是谈教师怎样钻研文本,很少谈及学生钻研文本。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 依据时代背景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性

了解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古语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江雪》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在教学时,有个学生提了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翁怎么还在钓鱼呢?老师让同学们大胆地想一想。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他家里穷,为了生活没有办法。有的说,他喜欢清静,想避开闹市。有的说,他对钓鱼特别感兴趣,是个钓鱼迷。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碰到了不痛快的事,他的儿子媳妇对他不好,所以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孩子虽然对这个问题有多元的理解,但都是没有根据的臆想。而另一位老师面对《江雪》教学中生成的这个问题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

生: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有问题。

师(高兴):有问题?很好,请你说说。

生: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

师(惊喜,他迅速将学生的问题与自己对诗人的了解融通起来,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感悟):对呀!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那么,诗人究竟在钓什么?看来,我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教师绘声绘色地向学生介绍诗人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师:听完老师的介绍,请大家再读一读诗,结合诗人的生平想一想,诗人真是在江面钓鱼吗?

(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思考,并不时与同位交换意见。之后,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生1:老师,我听了你对诗人的介绍后,认为诗人在江面上并不是真正的钓鱼,而是为了借助茫茫的雪海,借助钓鱼这种方式,调整自己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的悲愤、愁闷、凄苦心情。因为我也有同感,如果考试考差了,或者遇到其它事情心情不好,就喜欢一个人看看书、玩玩电脑什么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坏心情。

生2:我听了老师的介绍又回头读诗,发现将每一行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便成了“千万孤独”。诗人与王叔文等人发起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觉得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再加上政敌们的各种流言蜚语,于是感到分外孤独、郁闷,似乎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到寒冷的江面垂钓。

生3:我以为,诗人“独钓寒江雪”,不但不说明诗人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反而表现了诗人高远、圣洁的心境,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诗人寒江独自垂钓,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等待冬去春来,期待自己政治上的春天,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师(激动地):同学们,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读出了诗人的品质,悟出了诗人的精神,让一位有血有肉、独具个性的诗人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生成出的新问题,不回避,不独断,而是立刻借助课堂活动,将文本之外更深广的知识――时代背景介绍给学生,然后再组织学生运用这新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这样,感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解决了已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可能潜藏在学生心底里的其他困惑。可见,知人论世在深挖文本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的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同期作品以及前人对此作品的评论,都是我们深入了解文本旨意,挖掘文本内涵的极为重要的材料。

二、 依据编者意图钻研文本――明白文本的意向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与实验稿相比加入了“教科书编者”,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要领悟编者的意图。课后练习应是我们领会编者的意图的重要体现,把握好了课后练习能驱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文本,以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催生出课堂教学话题,能“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课后第四题的习题是:“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教学这课时就可以以这个问题为抓手,统领全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我曾抓住一个“奇”字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录像导课,欣赏“奇”;读通理顺,感知“奇”;批注阅读,体会“奇”;指导背诵,强化“奇”;总结延伸,升华“奇”。教学中,紧紧围绕“奇”,抓住“奇”,在黄山松的“奇”上寻找突破口,重点抓住“文眼”的“奇”来作为理解文本内容的切入点,从奇入手。再根据文本的特点,以“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黄山松的奇”这个问题为统领整篇文章的话题,然后再像剥开竹笋一样地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奇,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层体会奇,以奇贯穿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并借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等手段,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奇。

再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后第三题的习题是:“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根据这个习题我们可为学生选择钻研文本的落脚点。

课文中的扫路老人自己觉得工作一点不累、生活一点不苦。可是在一般人的眼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本该早已退休颐养天年,而这位老人每天却要扫这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他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劳累,生活该是多么的清苦呀。在学生阅读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合作探究: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组织学生就此话题展开小小的辩论。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苦、生活累。引导学生先进入文本之中寻找各自的理由,再结合生活中的体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与教科书编者意图对话,就像是一座桥梁,拉近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能为学生指明钻研文本的方向,抓住了重点深入钻研文本。

三、 依据单元主题钻研文本――寻找文本的条理性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单元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编排的,同一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或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因而,要关注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都是写人的文章(《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反映人物的品质。

再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依次是:《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乍一看,几篇课文好像关系不大。细琢磨,发现其间联系紧密,写了春天里的人或事或景或诗。教学时,可前后贯通,引导学生了解本组课文的编排特点,感知每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掌握每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并能围绕春天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春游归来”;赛诗会――“描写春天的古诗”;手抄报――“美丽的春天”。这样做为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巩固和单元主题拓展创造条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单元的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

四、 依据实践体验钻研文本――感悟文本的情感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儿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采用写批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批注的形式主要指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如在学习了《嫦娥奔月》后,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嫦娥的评价:“美丽善良,为了不让老百姓受害,忍受与心爱丈夫分离之痛。”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后羿的评价:“一心为民,力大无比。”有的学生写下了对逢蒙的评价:“奸诈之徒,小人。”第二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谴词造句之精妙。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中孔子带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欣赏春景一段时,有的学生批注道:“写的真是太美了,优美的词语,形象的比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学生批注道:“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茂密的森林比喻成大自然的长发,把轻风比作成大自然的轻声细语。整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温柔。”有的学生批注道:“读了‘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一句,我好像听到了春风吹鼓了花苞,吹青了小草,吹皱了小河的声音。”有的学生批注道:“看到这幅泗水‘春景图’,我联想到一首描写泗水春景的古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在读了《海伦・凯勒》中“199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一句时,我发现学生的批注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写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为你高兴!”有的写道:“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居然考上了大学,真是不简单!”有的写道:“没有沙利文、萨勒两位老师,哪里有‘海伦考上大学’这一激动人心的结果?”有的学生批注道:“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不会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海伦面对的将是无边的黑暗和寂寞。”这些各不相同的批注,是学生个性阅读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在批注中飞扬。运用批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文本钻研的深度和力度。

学生钻研文本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为学生寻找到引导钻研的文本的基点,学生就能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了解文本、感悟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作者简介:杨永彬,特级教师,江苏省淮

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校长】

上一篇: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下一篇:小语教学中即时性评价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