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制推进文化创新

时间:2022-07-03 05:47:25

十大机制推进文化创新

关于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用“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软实力”来描述,把文化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发展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

讲到文化,必然要讲传统、传承,特别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中华文脉从未间断过,是人类文明丰厚而且系统的精神财富。但是无论如何,传承不是回到过去、不是复古,关键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上世纪美国经济学家J・A・熊彼得,用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系统性地论述了创新与企业家的关系,论述了创新如何将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把技术革新看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他从创新理论角度重新定义了资本、利息、经济周期等经济学概念。他最终得出结论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比熊彼得稍晚些的美国发展经济学派经济学家L・贝尔,以及W・A・刘易斯等人也持有相似的见解,认为后工业时代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轴,科技进步将引起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扩充新的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未来社会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管理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创新可以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分析,比如,可以从理念层次探索发展理念以及人的观念更新,也可以从制度层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法规的完善,还可以从器物层面探索领域、门类、技术、业态、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但是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制度、经济基础、技术条件、舆论环境,特别是可操作性方面等综合因素考虑,文化创新的着力点或突破口,应当放在机制方面。所以本文的题目是“十大机制推进文化创新”。所谓十大机制即是:

一是高层协调机制。近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高度,使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得以充分显现。文化建设不再是一个领域、一个系统、一些部门、一些行业的事情,而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文化产业发展,位于经济与文化的交叉地带,树立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政治任务,还必须体现在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的各项社会活动中;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还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客观上要求高层既要各自职责明确,相互之间又必须加强协调。以推进文化创意发展为例:初期,一些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利用政府提供的低成本工业地产得以较快萌发和生长。但是,很多园区到了成熟期,因地价上升、租金上涨、主体不明确、政策不到位、相关服务缺位,导致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部门与文化部门的协调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部门管工业地产性质、管房东、管租金、管挂牌,而在园区的文化主题定位、文化创意主体培育、内容引导、专项政策支持等诸多方面缺乏与文化部门的必要接口。

推进文化创新,必须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围绕中心任务、聚焦重大工程,做到各相关部门观念认同、政策协调、措施配套、资源共享、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利益服从大利益。建立推进文化创新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关键在高层,国家、区域、城市无不如此。协调需要能力,也需要权力;横向协调往往遭遇部门利益和职能区分的障碍,纵向协调则更容易突出利益的一致性和操作的整体性。

二是政策导向机制。制定规划和实施政策,是将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的基本手段,必须用规划来推进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用政策来引导各种资源流向文化创新、催生各种创新要素的产生和集聚。扶持农业,有每年的一号文件;促进科技,有科技企业认定办法或“科技十八条”等。目前中央关于文化已经颁布了不少政策文件,有推进改革的,有鼓励“走出去”的,有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等等,但最高层面总体概括、协调各方、综合适用方面的政策仍需加强。研究制定这样的政策文件,要同时制定实施细则,发改、财税、国土、建设等部门的政策要与之配套,否则长期延宕,不能落地。就拿土地来说,目前土地实行最严格控制,文化领域取得土地基本上只有典型的公益项目:博物馆、图书馆和社区文化中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取得土地十分困难,客观上对文化发展的速度形成制约,迫切需要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最高政策作为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操作依据。

三是主力阵营机制。当今世界,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创造力,不仅通过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名人、经典文化艺术表现出来,也通过文化企业及其产品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大型跨国文化企业集团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呈现出扮演某种文化代表者、创新者、传播者的迹象。资本的力量和技术的环境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事实上也改变了文化的生产、创造和传播方式,我们虽然仍然要大声疾呼自由创造、个人才能,但是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在以资本为经和技术为纬编织、组织起来的生产系统中,实在非常迫切需要培育以传承、创造、传播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主力阵营。

培育文化创新的主力阵营,必须根据本民族文化比较优势和发展定位,科学把握创新资源分布、结构特点和主体特征、精心选择相关领域有实力、有能力、有动力、有规模的团体、企业、区域,实现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市场等要素适度聚焦,着力创建一批以创新为宗旨、以国家重大创新项目为主攻方向的大型团体、大型企业集团、大规模企业集群、大型企业集聚区或大型创新基地。

四是重点攻关机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大特色,就是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文化创新也需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从国际文化竞争格局、数字化时代特点、以及我国文化发展实际需求来说,与内容相融合的数字、网络技术需要重点攻关。这几年我国数字网络内容产业发展较快,直接正面参与国际竞争,纳斯达克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中国网络板块。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三个重要规划,均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国家创新重点。

根据研究,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重点突破。

首先是产业技术标准突破,没有标准信息无法共享、成本居高不下,消费难以普及。

其次产业链突破,要突破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壁垒,重点促进新兴数字媒体提供商与内容单位、原创作者、以及运营商合作,共同组建数字内容产业链,把内容、运营、服务链接起来。

第三是版权保护技术突破,一种是音频、视频等流媒体的保护,另一种是电子文档的保护,保护技术如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保护好才能传播好、运营好。

第四是“走出去”突破,数字化内容产品,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出版物,具有无国界、兼容性特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通道。推动数字内容“走出去”,国家可考虑构建文化“走出去”数字化内容集成服务平台。第五是跨媒体突破,即横跨平面媒体(书、报、刊)、磁光介质媒体(盒带、CD、VCD、DVD等)、网络媒体、甚至移动媒体的多媒体、多渠道内容生产和服务活动。跨媒体技术突破的重点在于,将所有内容业务整合于统一的跨媒体平台。跨媒体平台建设和集成化运行,是当今数字化内容发展的重点和高端。国际上,新闻集团、贝塔斯曼、迪斯尼等已经通过收购、兼并转变为跨媒体集团。我国应集中力量推进跨媒体资源整合,催生现代超大型国际化跨媒体集团。

五是风险化解机制。在创新还没有成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常态或社会常态的现实条件下,创新是对常态的突破,是对现实的超越,甚至是在未知领域探索。因而,创新是有风险的。化解创新风险主要是化解创新主体的风险。

一种是化解创新集体、团体或企业的风险。无论是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或是追踪国际前沿,或是突破现状谋求前进一步,都会面临或大或小的风险。有风险,主体就必然表现出忧虑、犹豫、畏难、望而却步等行为特征。事实上,我国成规模的创新型企业极为稀缺,普遍性的创新主体重塑问题迫在眉睫。我们既要设定机制,促进团体或企业进入创新轨道,使创新成为获得超额资源、获得特殊优惠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要设定机制,适度降低进入创新的门槛、降低创新的风险度,让创新成果转化为利益,让创新行为得以循环和持续。所以,当前机制设置的正确思路是促使一部分文化艺术主体尽快转变为创新主体,是帮助这部分主体形成创新动力,使他们不怯创新,想创新(有愿望)、能创新(有能力)、会创新(有方法、有路径)。文化创新有一个梯度递进问题,从原创到新品,从新品到精品,从精品到经典传世之作、从经典传世之作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机制去化解风险。这类机制,包括专项基金支持、专项贷款贴息或补贴机制,创新项目定向或招标委托机制,创新成果优先采购机制,创新产品推介机制,以及社会化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等。

另一种是化解创新人才的风险。人才埋没、人才浪费、人的特长得不到发挥、才干及其贡献得不到认可、人才的创造力在小环境中逐渐丧失,这是文化创新面临的最大风险。在创新尚未成为常态的环境中,那些凤毛麟角的创新者,往往生存郁闷、成长艰难,夭折者不在少数。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改革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建立人力资源机制,区分基本信息管理和发展管理,宽容“忽发奇想”、鼓励“奇思妙想”、支持“创意创新”,充分发现和发挥人才特长,充分肯定各类人才不同形式的创造成果。

六是文科融合机制。运用高科技成果促进文化发展,加强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文科融合机制,以此打通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共享内容资源和科技资源。

以数字、网络内容产业发展为例。数字技术导致内容产业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内容的采集、编辑和储存方式,内容的出版、传播方式,以及社会大众对内容的接受方式等。因而,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不是点缀式的局部应用行为,而是要从内容产业全面适应数字时代大潮的角度,扎实推进内容产业链的全程数字化。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深入社会细部、数字产品和服务触及大众日常生活,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必然要顺应社会大众新的需求,重点在移动、即时、个性化数字内容服务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应当看到,数字内容是数字产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所服务的范围远远大于传统的文化领域,因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化领域考虑数字内容产业的结构布局,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主体阵营。特别是,一些数字技术应用企业在数字内容方面的探索,已经走到部分传统文化企业的前面。现有内容产业政策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覆盖内容产业发展的全部。

目前,数字技术行业与内容行业“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我国已经出现一批数字内容技术应用和研发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已居领先位置,但是这批企业至今尚未与内容企业形成有效合作。文化系统内部就构建数字内容核心企业,推进数字技术、数字内容资源整合大幕尚未拉开。对此,政府有必要再次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科技与内容的优势整合。

文科合作机制,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聚焦国家战略,落实国家数字内容产业推进工程,利用核心企业内容优势和垄断地位,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加速向跨媒体内容支柱企业转型,力争在数字内容高端走在世界前列;二是扩大市场准入,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鼓励技术行业与内容行业深度合作,完善技术提供商和内容生产商的利益接口,催生新型企业,形成技术主力与内容主力合流合力推进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格局。

七是文教联动机制。这一机制突出表现在加强与大学的合作,美国128号公路和硅谷两地在推进创新发展方面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好的园区基础设施+大学+资金+政策+文化氛围,几乎等于成功。大学及其周边地区,综合基础条件,无论是人力资源、市民素质、经济基础、科技实力,还是政策环境、商务条件、城市景观或文化氛围,一般来讲都是较为优越的地区。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就重点文化技术项目建立与大学的联合攻关机制;可以就文化紧缺人才建立与大学的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就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建立与大学的联合研究机制;可以就文化领域产学研体系建设建立与大学的联合推进机制;可以在大学设立文化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还可以在大学周边,结合大学特色资源,构建主题鲜明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这方面,复旦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实验室等项目都是文教联动机制很好的案例。

八是社会参与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已经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影视、美术、演艺、社区文化活动等文化领域,社会力量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新,在事业补贴、扶持资金、项目资金、人才资金、创作资金、奖励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仍然非常需要进一步普洒到全社会的政策阳光。

当今世界,创新因子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细部,更有效的创新机制是大学、企业、社会、以及各种创新元素相互流动、碰撞、交融,在聚变中激发能量。要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为充分发展的现实条件下,要着力推进文化创新,既要积极运用政府第一推动力和发挥体制内机构核心作用,更要注重破除创新垄断,把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九是国际协作机制。加强国际协作,推进文化创新,是要把文化创新的参照系扩大到世界。独立创新与引进后再创新两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要建立国际文化发展动态跟踪研究机制,及时掌握国际文化领域的创新信息,了解创新项目和前沿技术进展情况;要着力引进国际数字内容技术研发机构,注重利用国际内容产业研发资源,推进合作研发;要高度重视在文化领域推进跨国智能的本土化,继续加强本土文化科研机构与国际科研机构的跨国合作,加强关键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跨国联合培养;要加快推进本土文化企业与跨国企业在特定文化创新项目上的合作试点工作;要合理利用国际文化经纪商的作用,把国内文化创新产品推向国际文化市场。搭建国际文化协作平台是创建文化创新国际协作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现实条件下,可在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保税区、保税港的特殊政策条件,先行尝试一批国际文化协作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探索文化创新国际协作的方法和路径。

十是舆论支持机制。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全面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全社会理解文化创新、认同文化创新、支持文化创新、参与文化创新、崇尚文化创新。配备足够的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人才和文化创新型成果;以各种宣传手段,引导社会关注各类文化创新活动;在宣传各类重大文化活动时,把宣传原创性作品或文化创新产品放在首要位置。在基础教育和社区教育活动中,加强文化创新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浓郁的文化创新氛围。

上一篇:春天,在三亚面朝大海 下一篇:话剧《疯娘》出台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