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提升教育

时间:2022-07-03 03:52:32

走进自然,提升教育

摘要:“远足”活动积极倡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去锻炼,把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教育、幼儿园、教材活起来;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幼儿园开展此项活动不仅解放了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幼儿;远足;生活;教育

2010年3月,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微博中写道:“我女儿上日本幼儿园的经历,让我目瞪口呆:大人空着手,所有的包都由幼儿背着;大冬天穿短裤;女小朋友踢足球……最为深刻的是有一次远足爬山活动,3岁的幼儿,徒步爬山1小时,我女儿没有这样的经验,到达时最后一个不算,下来的时候,干脆由两个矮个子的日本小男孩搀扶下山。”这位家长的心情我相信国内的家长不会觉得难以理解。我们现在的幼儿,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都是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迈开双腿的机会已经太少了。而我园开展的“远足”活动不仅能弥补培养幼儿“行走”这项人类最基本的能力,更能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了“活教材”。这一点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幼儿园课程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和周边环境,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为幼儿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在“远足”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步履轻松、情绪高涨,易于接受教育,只要老师灵活组织、积极引导,不但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比起课堂教学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丰富知识,培养幼儿爱探索、爱科学的精神

我们把幼儿带进大自然这灵动的课堂,孩子们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持之以恒的远足活动,既让幼儿沐浴了阳光,认识了花草树木,风、雨、云等系统自然知识,又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亲身观察与体验,锻炼了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了探索求知的欲望。

当我们来到盛泽镜湖公园的人工喷泉,幼儿的问题就随之而来:“这个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一会儿低一会儿高?”“没有喷泉的时候,这些水又到哪里去呢?”……我除了给他们正确的答案之外,还鼓励他们去继续发现问题。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就鼓励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通过各种渠道一起收集资料,有机会再介绍给班级的其他幼儿。还有,当他们看到电动船的时候就会不解地问:“电动船不是用电吗?”“我怎么没看到插头?”“在水里会不会漏电?”许多许多的问题从他们嘴里提出。在积极的提问中,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求知的积极性逐步提高,逐步养成了善于思索、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还把活动延伸,在课堂上实施他们的困惑。开设了“沉与浮”“电的作用”“水到哪里去了”等科学活动,在幼儿一次次的亲自小实验后,找到了答案,同时激发幼儿爱上了科学活动。

二、亲身体验,萌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我们的家乡在吴江盛泽,素有“华夏第一镇”之称。在这里有着朴素和谐的田园风光,有着繁华热闹的街道,有着兴旺发达的纺织业和美味的家乡特产,更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是闻名全国的丝绸之乡。于是我们的老师就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活教材”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家乡的美。

在“远足”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带幼儿参观我镇的两处代表性建筑。景点一是至今保留完好的蚕花苑,它记载着盛泽的历史与变迁;景点二是开发新区,那里有现代化发展的新兴建筑物,风景优美,让幼儿去亲眼看亲耳听,让他们通过观察去感知家乡的新面貌,对比前后的巨大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还有一幅场景让我记忆犹新,那是正处秋收时节,我带着大二班的小朋友来到田野里,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在微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小朋友不约而同地大声喊道:“金色的大海,金色的大海啊……”一个个脸上都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当看到沉甸甸的稻子在收割机的快速移动中均匀地装进麻袋时,我给他们讲解了农业生产由体力劳动转向科学化、机械化,激起幼儿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美丽的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促进交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幼儿阶段是道德情感和行为最初的形成期,其个性倾向也在逐渐萌芽。他们会表现出:热情主动,关心同伴;孤僻冷漠,好单独行动;大胆、粗野,打人骂人;胆小怕事,不愿参加任何活动。这些行为在“远足”的时候幼儿便会表露无遗,于是,我们利用“远足”提供幼儿相互交流、交往的机会,并且自己也和幼儿玩到一起,这样更加容易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表现动机与意图,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们幼儿园地处小镇的西面,靠近农村,比起城市的孩子我们更有机会到田间地头参观、体验。当幼儿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吃着自己种的果实时,幼儿激动地说出:“伯伯辛苦了!”回到幼儿园,教师们便在午餐时间对幼儿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此时幼儿的表现明显比平常的说教更有显著的效果。

每次远足活动,幼儿身上背着“背包”,要过马路、走田埂、过小桥……一走大概就要20~45分钟。幼儿在远足的行程中运用到了走、跑、跳等各种身体运动的技能,对幼儿身体而言是一种综合多方面的实际性锻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就像快乐的小鸟,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与建筑的景观,就连平时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也会主动问问题了,脸上还不时露出微笑。此时,没有一个人掉队、喊累的。有时不小心跌倒了,他们还会自己很快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前进中,幼儿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的衣服脏了,我来帮你拍一拍;你的鞋带掉了,我来帮你系;这里有个小水塘我拉着你的手轻轻跳过来……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互相关心、帮助,以往身上的那种“独占”“霸道”的行为,在这时已经去无踪影,他们似乎突然明白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这里不能“换取”同情和体谅的了。

四、利用条件,鼓励幼儿爱动手并感受成功的乐趣

每到一个远足的地方我们都会提醒幼儿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环保的小使者。在幼儿的小书包里你也将会发现有两个小小垃圾袋,一个红色,一个绿色。红色的是装在路上捡来的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小朋友当天在离开公园时会扔到垃圾桶,而绿色的可是他们在路上发现的宝贝,有小石头、小树叶、枯枝、干花等等。这是我们每次都鼓励孩子们注意发现搜集适合班级的各种材料,一起创设教育环境。直到现在,我班还保存着很多幼儿远足时收集制作的自制玩具。如:孩子们用来绘画的鹅卵石,各种树叶做成的海底世界,美丽的孔雀,酸奶瓶做的美丽家园等。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手美化了环境,丰富了游戏材料,更是让小手得到了锻炼,亲自体验了自己劳动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

远足活动是一项富有健身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能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炼幼儿意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倡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去锻炼,把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幼儿在活动中解放了自己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并开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远足”让幼儿真正走向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廖燕云.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张德庆.人生远足,走向成长和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国教师报,2006-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实小幼儿园)

上一篇:有效的操作促进学生建构新知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