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你啥时再哆嗦

时间:2022-07-03 01:16:57

【编者话】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专家宣称,包括汶川、芦山在内的四川西部在4000年内不会有大地震。可就在今年的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7级地震,导致196人死亡,230余万人受灾。有人指责科研人员未能预报出这次地震,并有误导公众之嫌。一时间,中国地震局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摇摇欲坠。地震是否能预报,如果不能,地震局又要来何用?

美国放弃

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4名学者联名发表了《地震无法被预测》的论文。论文作者指出,在经历了近30年的精心研究后,他们发现,地震是无法预报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是毫无希望的。

见预报无望,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设立专门的地震局,而是由研究龙卷风、热飓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兼顾监测和记录地震活动。可惜的是,垄断着世界顶尖技术的美国地质勘探局,却从未预报过地震的讯息。

虽然不能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地震,但美国地质勘探局并非毫无作为。借助地质活动数据,科学家可以计算出未来将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如,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旧金山湾区发生重大地震的概率为67%,而南加利福尼亚的概率是60%。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减弱未来地震的危害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短期预报上。

不过,就当全世界都打算放弃地震预报时,中国地震部门却成功的预报了一次地震,这个奇迹就发生在辽宁海城。

1975年2月4日,在海城、营口县附近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由于地震部门预报准确,人们获得了两个半小时的逃生时间,虽然仍有328人死亡,但对于一次7.3级的强烈地震,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困难重重

海城地震预报是国际上承认的唯一一次成功的短临预报。但是,就在人们以为海城地震预报模式可以推广之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却没有预报成功。这是因为地震的成因、发生机理和触发条件等,是非常复杂多变。所以,《美国地震协会公告》曾评价说,“海城地震的预测,是结合了经验主义、直觉判断和好运气,这只是预测地震的一次巧合。”

地震的难以预报体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几点。首先是,地球内部的情况难以知晓。地震多数发生在地下15公里以下的地壳里,这次芦山地震就是发生在离地表16公里处。目前,人类对于地壳的研究极限是地下12公里,远远做不到直接观察到地震孕育发生的全过程,只能在地表凭借有限的仪器设备,捕捉地壳内部结构和状态变化的间接信息。因此,难以捕捉到地震的信息。

其次,人类对地质观察的知识和数据积累并不全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地震记录的国家,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竹书纪年》中就对地震做出记载。但由于缺乏精准、有效的测量仪器,两千多年来,人类始终没有获得过一次地震的完整资料。

第三,人类对地球构造运动的理论还不成熟,认识才刚刚开始。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不能用于彼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今天的汶川和芦山地震,只能用作参考。

既然地震不能预报,要地震局来干什么?

其实,地震局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已经有长篇描述,如开展地震数值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中期和长期地震危险趋势做出定量化的预测,开展地震前兆机理研究,开展对构造活动、地震过程的观测方法研究等。简言之,地震局可以在地震时监测各项地震的指标,做出震级评估,震后灾害预计等等,虽然不能提前预报,但是可以起到对地震记录、分析等作用,为后人提供地震的资料。

长远期望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一些观点已经表明,他们将放弃地震预报的研究,例如“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不知道如何预报,并且也不打算知道。”相反,中国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地震来讲,现在不可知是正确的,但未来不可知,那就是错误的。至于未来有多远,则要看研究人员的探索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了。

美国地质勘探局放弃研究,不代表宣判地震预报研究的死刑,世界上还有相当多的科研人员在利用各种设备、技术和地震预兆进行地震预报研究。

中国研究人员从对地震的长期监测和研究中,对一些地震灾情做出了长期预报。例如,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和1976年四川盐源地震,就成功的实现了长期预报。

地震预报是否有意义以及未来是否有突破,谁也没有答案。不过,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话最有启示意义: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投射多远,照明圈外依然会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的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我们的提灯吧。随着一个个局部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将了解世界的全貌。

地震预报何尝不是如此!

责编 / 刘明烨

上一篇:混日子员工快乐多 下一篇:假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