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如何走出“象牙塔”

时间:2022-07-03 09:52:52

学术期刊:如何走出“象牙塔”

目前我国期刊业的总体经营收入大约为154亿元人民币,有学者认为我国期刊业已进入蓄势待发时期。而在众多的期刊中,学术期刊始终扮演着特殊角色,它作为学术思想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各类商业期刊纷纷涌现,它们以丰富轻松的内容、图文并茂的展示、生动活泼的编排赢得了绝大多数读者。相比之下,学术期刊依旧固守在自己的“象牙塔”里,在同商业类期刊的竞争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劣势。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发行有限、读者群有限的学术期刊来说,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作为担负学术交流、创新变革使命的学术期刊必须正视目前的生存现状,这样才能在困境中寻得一缕提升的阳光。

现实的自我困境

内容封闭性较强。学术期刊为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天地,鼓励学者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是多元的,研究层面也各有不同,在展示他们学术成果的同时,期刊也出现了内容上的封闭性。他们研究的问题要么是“圈子”里的学问,要么是一个久具争议但却完全与时代无关的业内问题,这在纯粹的学术交流上是正确的,但整本期刊无一体现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不利的。内容上的自我封闭性只会让这些本已经在“象牙塔”里的学者更加“与世隔绝”。因为学术期刊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服务社会上,而并非单纯的“沙龙式”交流。

当然这并不与学术自由相悖,也并不意味着舍弃原本的研究而紧跟时代步伐,它是一个量上的平衡问题。期刊既需要围绕当下社会上最新、最热点的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讨,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新的视角和思维,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与建议,同时又设置其他一些栏目,满足各个方面的学者研究需要 。这样才能平衡学术性与时代性,也使杂志自身呈现出活力,学术期刊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因为人们总是对当下发生的、和自己目前生活相关的内容最关心。

稿源窄,稿件质量不稳定。在我国,科技社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科技学术期刊三大办刊主体。据统计,我国有学术期刊6000余种,其中高校学报有2000多种,占全国学术期刊总数的1/3。这种三分天下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在具体的运行中也是各自为政。如学报的内向性决定了它是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代表了本校的学术研究水平,但在保证本校研究成果及时发表的同时对外稿却造成了排斥。这种封闭保守型的办刊理念和方式不利于学术创新。

同时期刊的稿件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主要和当下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关。很多高校或科研单位都把的多少作为衡量其员工业绩的首要指标,并且把这一指标直接与现实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挂钩。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学者在学术上的“急功近利”现象。整个学术界都在一种浮躁的氛围中求生存,论文数量成为关键,质量则退居到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的整体论文水平便出现了不稳定。

近年来,版面费问题在学术期刊之间愈演愈烈。出于生存压力,很多期刊不顾学术价值,出现“交钱就发”的不良现象,这加剧了原本已出现的稿件质量下滑问题。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学术期刊的稿件质量一降再降。

综合性、共性期刊多于专业性、个性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正如有人对学报的评价:“学报是个筐,什么学科的论文都可以往里装。”综合性固然能照顾到学科的各个方面,体现学术的多元化,但学科的大而全、论文的多而杂并没有吸引更多读者。如果留心一下学报,栏目设置大多是以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等依次排开,类别很多却使整本期刊失去了核心和亮点,影响了利用率,淹没了优势学科的研究,结果使整本期刊陷入平庸。同时,由于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同领域期刊在栏目设置、文章选取上大体雷同,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很少有专题性研究和地方、专业特色研究。

行政化管理。按照《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必须有符合条件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必须为厅局级以上的政府部门或国有事业单位。根据这个规定,学术期刊在我国呈现出行政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学术生产呈现以下两种倾向:一是边缘化,有的主办单位把期刊只作为下属的一个并不重要的边缘部门,用行政标准任用人员,主编多是单位其他领导兼任,他们或不懂办刊思想或精力根本不在办刊上;二是分层高度行政化,根据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把学术期刊笼统地分成中央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团级,而基本不考虑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公信力。这种用单位行政级别划分学术期刊的等级,用行政指令来解决学术生产中的问题的做法,显然严重违背了学术期刊出版的规律,也大大影响了评价学术刊物的标准的自主性。

经费短缺,发行量小,编排装帧不讲究。一般来说,办好一份比较有分量的学术期刊,每年大约需要30万元~50万元的投入,而我们的现状是不管双月刊还是月刊,一期投入平均达到2万元的凤毛麟角,大多数期刊还得自己想方设法筹措经费。同时由于学术期刊主要服务于相关的专业领域,市场需求弹性狭小,开拓空间十分有限,发行始终是一个大难题。据统计,国内发行比较好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达到近8000册。地方社科院、社科联、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行好的2000~3000册,发行差的300~500册,一些学报以赠送为主。加之专业期刊广告少、印刷费用上涨等原因,办刊经费变得愈发紧张,而这又制约了期刊的编排样式和装帧设计。

以上是学术期刊面临的主要内部发展困境,其他运作中的不足大多数由这些困境所引发,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极大地限制了期刊的发展前景。加之前文所述的外部竞争压力,可见当下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走向何方?

重新定位,办特色刊。针对目前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行政化、边缘化倾向,重新认识其作用,重新定位它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针对当下学术期刊普遍综合化、共性化的特征,必须打“特色牌”。所谓特色一是指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有别的期刊和学报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二是指虽与别人有相同之处,但“同中求异”,在相同中寻求超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相对优势”。

要办出特色,就要改变目前大多数期刊综合性、大而全的单一办刊理念,逐步向专题化、小而精的多样化办刊方向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的《访谈、对话》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教育创新》栏目、陕西师大学报的《周秦汉唐文化》等栏目,在学报中独树一帜。学术期刊的特色最终体现在栏目设置和文章内容上,在栏目设置中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艺术类期刊《装饰》在栏目设置上就突出了刊物的个性,《特别策划》、《个案点击》、《民俗民艺》、《设计实践》等栏目凸显了设计类学术期刊的特色。

提升编辑素质,办精品刊。由于受人员编制限制,刊物编辑部不可能有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员,现有编辑人员要么专业知识不够深厚,要么就是“门外汉”,要让编辑人员独自判断出哪些稿件质量高、价值大、内容新,难度较大。另外有的编辑知识老化严重,亟待提高业务素质。

所以整个编辑队伍建设应是重中之重。要加强编辑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编辑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开拓视野,及时掌握国内外学科动态和信息;鼓励编辑到高校、科研机构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兼职中了解学术前沿,洞察学术趋势,把握学术规律,从而激活编辑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深刻性、创造性。同时适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提高编辑待遇,使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最终保证稿件质量,办出为读者称道的精品刊物。

扩大影响,提升发行量。在读者定位上,要打破旧的观念,放开视野,不应仅仅把学术刊物看成是为专业人士、高校师生服务,而应把其作为一个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的 “公共图书馆”。增强服务意识,多和读者互动交流,充分了解读者的潜在需求,分析不同群体的阅读心理,从而办出符合他们需求的知识型杂志。

同时加强与互联网的合作,积极出版电子刊物,创办网站,在经营上打破传统的邮局订阅、信函交流,实现网络传播与交流的有偿使用。通过购买网络阅读版权、网络电子注册登记、分配使用权限来实现网络的营销与交流。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上一篇:为“慎用”支三招 下一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建立报刊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