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7-03 07:16:41

对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思考

[摘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的含义及作用,对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构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意义;措施

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运动为工作的对象,从资金运动的事前着眼,从价值方面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进行的管理工作。这些管理以货币形式反映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过程。财务管理与其它管理工作相比是一种价值形式的综合性管理,因此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是计划作用。企业的财务计划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计划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项资金、预计的收入和经济效益。财务计划通过预测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提出资金使用的要求。通过预测和分析,找到增收节支的渠道和途径。二是控制作用。财务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符合既定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财务控制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健全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严格计量验收,定期盘存财产物资以及制订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组织财务计划的执行和落实,以达到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支出的目的。三是监督作用,即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等活动进行监督。通过资金周转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物资的占用和使用情况,对这些生产经营资金的形成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改进物资供应工作;通过产品成本有关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生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推动企业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消耗、降低成本;通过利润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管理水平,对利润的形成和分配实行严格的监督,促进企业挖掘潜力、改善管理、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四是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采用财务管理中投资组合选择原理、资本结构理论等重要方法,将投资、融资和盘活存量资产作为主要内容。

(三)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成本管理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现在销售产品所需成本较过去大为提高,市场成本占整个成本的比重亦相对较大,加强市场成本的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由对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向前沿伸至设计过程的成本控制,向后沿伸至销售阶段的成本管理。可以说,全过程成本管理是对包括产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及销售过程在内的整个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全员成本管理就是指成本管理不再只是领导及少数部门的事,而必须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作用:一是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二是成本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三是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章立制是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前提

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必须使目标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指标,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动态管理及企业财务监控。为此,企业必须围绕财务及成本管理,建立、健全一系列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用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二)加强经营分析是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基础

为了加强财务成本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统计指标分析体系,对生产能力指标、产量指标、质量指标、生产管理指标、服务状况指标和效益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建立月分析制度,加强统计分析,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逐级落实解决问题的责任,对经营成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三)建立激励机制是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保障

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情,必须由全体员齐心协力,工共同参与。为此,企业要在细化、量化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定期对各部门执行目标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制定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考核。奖惩机制必须健全适用,可操作性强,促使全员积极参与。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及需求设定不同的激励方式,对普通员工可采取奖罚浮动工资的办法实现激励:对中层领导则以业绩考核为主,辅以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资奖励,对企业管理层可设定年度目标奖励,以及择其优者提拔任用,即基层的物资奖罚居多,而中高层以精神鼓励荣誉为主。对超出成本控制指标的部门给予扣罚,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团队和广大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落实措施是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归属

1.通过降低物料采购费用降低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对生产所需的各类采购物资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不同的物资采购特点,制订实施不同的采购管理模式。对于大宗及款项比较大的物资、逐步实行招标方式进行采购,既要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又要降低物料采购价格:对于零星采购的物资实行比价审价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对于外协的采购,应严格按企业制定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选点、定点采购。

2.通过控制生产环节发生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一是节约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产品中材料的成本,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在产品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材料的耗用量较大,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也很大,企业应采取降低材料消耗的有效措施,如制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管理费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企业的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裁减人员不能等同,企业不能借助提高劳动生产率随意裁减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等,这些方法的采用,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但不一定非要裁员。当然,若是通过购置新机器设备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可产生人员过剩的情况,此时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妥善安排富裕人员。三是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企业而言,大部分损失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不断地减少生产损失也可以起到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尽量避免生产损失的发生。四是控制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使其不断降低。

3.通过产品直销法降低产品成本。销售成本也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使用产品直接到达“最终用户”的销售策略,直接把产品销售给客户,顾客一发出订单,企业就生产订单上的产品,并在接到订单之后的最短时间之内将产品装运给客户。企业通过这种按照订单生产的战略,可谓一举多得,一是通过减少由于中间商而产生的销售费达到降低产品成本;二是通过减少企业的成品存货达到降低产品成本:三是通过加速资金周转减少银行存款利息降低产品成本。

上一篇:统计为企业管理服务 下一篇:关于施工会业成本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