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与葡挞

时间:2022-07-03 07:12:00

【前言】蛋挞与葡挞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突然吹起一股葡挞风,为了买到一打或半打葡挞,香港人不惜大排长龙。有聪明人看出商机,纷纷开出葡挞店,起步快的几位还真赚到钱了。一时,葡挞抢尽了蛋挞的风头。但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葡挞风光了一阵就悄悄沉寂下去了,而今只能与门不当户不对的...

说到茶点,笔者还是力推广东点心,又称饮茶。尽管广东饮茶不如西式下午茶讲究餐桌礼仪和氛围环境,但仍洋溢着平常生活的自如和轻松。

广东茶点中我最心仪蛋挞,特别是刚出炉的蛋挞,香喷喷、热烘烘的,再配一杯奶茶,绝对是价廉物美的享受。

广东蛋挞带着西方元素

蛋挞与肠粉、粉果、虾饺、凤爪等广东点心不同,带着几分洋气。一般的中国点心都是用蒸、煎、焖的手法烧制,唯有蛋挞是烘焙出来的,且有黄油、牛奶、鸡蛋等十分西式的原料,加上烘焙本身就是西洋典型的烹调手法,因此笔者一直怀疑,蛋挞是由西方传入的。这可能与早年广东大批为生计飘洋过海的人有关。他们最早接触西洋生活习俗,又把这种文化带回老家,并融合本地的生活文化。比如茶餐厅,就是带有岭南风味的饮食文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茶餐厅在广东就分布很广,那高高的火车椅,分明就是美国、加拿大餐饮布置的遗风,而蛋挞就是茶餐厅的主打点心。那起酥的带有浓浓牛油香的底托以及黄澄澄飘着蛋奶香的溏黄,其制作方法其实是完全西化的。

说起蛋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上海的四川北路,广东点心店林立,“利男居”、“一定好”、“新亚”的门市部都有售出炉蛋挞。在香港,蛋挞更是犹如上海的大饼油条,是普通香港百姓喜欢的点心。在香港有个惯例,每天下午三点一刻(港人称“三点三”),几乎是全港办公室不成文且雷打不动的茶叙时间。大家都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泡上一杯咖啡或奶茶,轮流做东叫外卖请客,叫得最多的就是蛋挞。有香港饮食界做过一份调查,最能代表香港饮食的是云吞面、鱼蛋,还有就是蛋挞。

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突然吹起一股葡挞风,为了买到一打或半打葡挞,香港人不惜大排长龙。有聪明人看出商机,纷纷开出葡挞店,起步快的几位还真赚到钱了。一时,葡挞抢尽了蛋挞的风头。但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葡挞风光了一阵就悄悄沉寂下去了,而今只能与门不当户不对的美国炸鸡作伴,且都不如以前那么精工细作了。

里斯本的修女发明了葡挞

葡挞与蛋挞一字之差,确实十分相似,只是葡挞带有浓重的焦糖味和肉桂香,因此笔者怀疑葡挞是蛋挞的前世。它们外形如此相似,口感是一样的酥脆而不腻,软滑干香,只是葡挞香料更浓一些。

说起来,葡挞的祖宗在葡萄牙里斯本,已经有近2个世纪的历史了。葡挞的葡文是pastel de nata,意为起士饼。它的诞生地在建于16世纪的里斯本——世界著名的罗尼莫斯修道院。这令人有点不可思议,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修道院的生活是清泊朴素的,怎可能会诞生这种美味的甜品。不过,据说,法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者也是一位修士。在十八九世纪,修士修女都是欧洲最懂得饮食的人。

说起葡挞的诞生也挺有趣,据说,当时的修女都习惯用蛋清来烫衣服,认为这样烫出来的衣服更加服贴挺括,因此余留了大批的蛋黄。这些蛋黄若被扔掉未免太可惜了,而当年盛产蔗糖的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里斯本到处可见大小加工的糖厂,恰巧在莫尼道斯修道院隔壁就有一家糖厂。不知哪位修女灵机一动,将蛋黄、糖和牛奶做成馅,以酥皮做底托,再加上肉桂粉,烘焙成香气四溢的点心。因为它源自葡萄牙,就称它为葡挞,不过一般老百姓是吃不到的。

直到1820年,葡萄牙发生,所有的修道院遭查封。为了生计,修道院的人不得已出售葡挞秘方,买家就在1837年于修道院隔壁开了家叫Antiga Confeitaria de Belém的葡挞店,因为可口美味,很快就流传开来,甚至漂洋过海,进而被许多商家仿制,生产了大批的山寨版葡挞。尽管不正宗,却也大受欢迎。

葡挞已成里斯本的代表性美食。不过,最正宗的葡挞配方还是掌握在这家店的老板和三位制饼师手里。这家持有秘方的葡挞店,自1837年开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天,做饼师傅在密室里配好配方,通过管道输出,再由人工加工制作。为了保存秘方,师傅都要签署保密合约。同时,为了避免秘方失传,老板和三位师傅都不能乘坐同一架飞机、同一班列车,也不能驾驶同一辆车,甚至不能同时吃同一种食物。哇!还真有点北非谍影的味道呢。

犹如广东人习惯以一盅两件开始每天的生活,葡国人也是以两件葡挞一杯咖啡开始新的一天。这家店装修十分朴素,传统的葡萄牙瓷砖是其唯一的装饰。最高峰时,一天可以卖5万个葡挞,每个售价1.8欧元。虽然地处远离里斯本市中心的郊区贝伦,仍顾客盈门,客人从好莱坞明星到国家元首都有。读者何时去地中海旅游,不妨一试。

上一篇:抗御压力的13种食物 下一篇:果糖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