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关注教学主体

时间:2022-07-03 06:24:16

我们怎样关注教学主体

我校此次五年级英语备课组研讨的内容是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 Part A。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们研讨的方式是“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观察研讨——行为改进——反思总结”。

研讨伊始,我们没有立即动手编写教学设计,而是开始头脑风暴,聚焦核心,厘清理念。教学设计到底基于什么而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要做到“目中有人”,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不是盯在这节课教学知识的重难点上,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因此,基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围绕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来拟定教学设计。

一、关注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程体系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内在价值,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树立起“学生即目的”的新理念——把科学知识看作是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探索发现的,即认知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为此,我们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即前置性预习(见下表)。教学实践证明,经过预习,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

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片面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要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使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我们制订本课时的三维目标如下: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morning,home,help,Maths

(2)能听得懂、会读、会说单词ring,housework,sweep,floor,homework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The telephone is ringing.Are you free now?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she doing?How about...?Can you come and help me with my Maths?See you this afternoon.

(4)能正确理解、灵活运用“be doing”结构,谈论正在发生的事和用英语打电话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活动中,实现听、说、做、读、玩的“全频道式”接收,“立体化”渗透;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表达,运用英语解决问题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提升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将视角聚焦于语篇核心,让学生感悟到作为家庭成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步学会一些生活技能。

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到中心位置,即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辩证地看待差异,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这要求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后有所长。

在本课时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篇阅读后设计了复述语篇活动。面对复述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参与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形式的语言支撑,化解复述难度,让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

(1)提供语言框架线索(难度系数1星)

It is Sunday morning. Su Hai and Su Yang are

at home. Su Hai is

.Su Yang is

.Nancy is doing her

at home.She is calling

to help her with her

.Su Hai will help Nancy in the

.

上面的段落,先前是作为填空题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再一次出现则是作为复述线索,降低了复述难度,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2)提供图片线索(难度系数2星)

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和Who,When,Where,What等要素词进行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筛选、提炼、归纳的能力。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很乐意进行尝试。

(3)绘制思维导图(难度系数3星)

经过长期训练,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快速地绘制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复述准备时清楚自己的构思,令复述更具组织性,更容易记忆。

四、关注学生思维训练

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的习得是不够的,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还离不开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地训练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言习得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1.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设计中的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因为知识背景、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学生制作出的思维导图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环节中,我们将两个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替换成“1.Why are Su Hai and Su Yang not free now?2.Why does Nancy call Su Hai?”通过设置问题串“Why?How do you know that?”促使学生进一步地去探究,引领思维向着更深、更高层次去发展。

3.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采用头脑风暴,围绕“housework”中心词,让学生自由地发散思维,让他们自己的头脑尽量地运转,不放过任何与该问题有关的答案,并进行信息催化,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积极地收集更多的词句来丰满话题。

4.训练思维的概括性。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class?”课后总结时,让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加以概括,对比前置性学习与经课堂学习后的收获。

激烈的研讨,理念的坚守,明智的选择,勇敢的实践……最终遵循我们内心的声音——教学中关注学生,打造简约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上一篇:包昌升:语文课堂要“慎守其真” 下一篇:在自觉阅读中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