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江橡胶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关系

时间:2022-07-03 06:02:00

浅析墨江橡胶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关系

摘要:文章结合墨江橡胶企业发展实际,介绍了墨江橡胶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的情况,分析归纳了双方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企业与农户“互利共赢”的角度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橡胶;企业;农户;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橡胶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墨江橡胶种植始于1983年,起初采用农户在承包地分散种植,橡胶站进行技术指导模式。为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墨江县委、县政府于2006年引进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墨江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81人,拥有固定资产3068万元,建成年产干胶5000吨和年产干胶3000吨的标胶加工厂各一座。2012年加工干胶4825吨,实现产值1.043亿元。

(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胶区农民脱贫致富

墨江橡胶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橡胶基地31.8万亩,涉及11个乡74个村 507个合作社12953户52025人。2012年开割8万亩,生产凝胶12063吨,胶农收入9650万元,户均收入3.2万元。未来5年,年均可开割面积2.5万亩,预计到2016年开割面积达18万亩,生产干胶1万吨,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产值可达2.5亿元,胶农收入可达2.3亿元。

(二)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增加就业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采取了合同订单,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解决就业人员11800人,22020人得到脱贫致富。把沿江两岸海拔900米以下的峡谷坡地变成了胶林,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管理、完善服务

根据云南天然橡胶交易中心的市场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公司采取随行就市,以质论价的方法,上门收购农户的橡胶原料,在交通便利和橡胶原料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多个收胶点,以便农户卖胶,对墨江区域凝胶进行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发挥科技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以胶农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培养管、养、割能手为重点的实用技术人才,采取集中面授、现场辅导、基地实习等方式,不断加大对胶农的科技培训力度,帮助农户提高橡胶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延长橡胶树的经济寿命,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二、橡胶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中存在问题

(一)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原料买卖关系为基础的较低层次的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具有约束力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利益共同体。“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很不规范,产、加、销脱节现象仍然突出。大部分的合作组织和农户只是采取口头许诺的方式与企业建立利益联接关系,有利则和、无利则散,企业承诺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价格时,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当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企业以约定的价格收购,企业和农户之间也仅仅是一种松散或半松散的衔接。

(二)合作组织运作机制不完善

植胶区已组建多个合作组织,但合作组织的运作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只能算是初级联合,极不稳定。一是成立的橡胶专业合作社,由于入社门槛低,加之受各自利益的影响,只顾眼前利益,发挥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二是橡胶专业合作社章程不健全,农户和合作社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面小,经济实力弱,结合层次低,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不强;三是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大部分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章程履行制度、用人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不健全,难以发挥真正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弱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由于企业自身的科技含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资本运营水平、盈利水平等都还不高,其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仍未完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新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速度较慢,卖的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很难取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橡胶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切实壮大自身实力和带动能力

一是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向市场要效益。二是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采购和产品营销效率。三是牢固树立效益意识,效益是企业的最大目标,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壮大企业自身实力和龙头带动能力。

(二)推进科技创新,打造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要依靠科技,充分发挥龙头优势,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把新技术送到基地农户手中,向广大胶农推广橡胶新品种、新割制。把农民带入市场,通过市场拉动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辐射农民,产业与企业同步发展,企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真正形成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与农户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三)完善利益分配,增强企业与农户的联结程度

一是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与企业合作的适当利益,使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要引导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宣传和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更好的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衔接问题。三是龙头企业要深入千家万户了解农户与企业合作联结意见,选择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方式,增强企业与农户的诚信程度。四是企业要不断完善合同收购最低保护价,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联结形式,与农户在利益和产权等方面结成更加严密的利益共同体。五是争取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协商自愿按一定比例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引导农户把橡胶树参与保险,解决胶农的后顾之忧。

总之,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当前应采取各种措施,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治理机制,从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云南农村经济.2013(02).

[2]橡胶公司经营管理办法.

[3]橡胶公司2012年工作总结.

上一篇:浅析政府职能调整背景下地方非税收入管理新办... 下一篇:福田区重点服务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