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地区幼托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时间:2022-07-03 04:51:32

南京市浦口地区幼托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1054-01

【关键词】 消毒;空气;手;炊具和餐具;学生保健服务

消毒、隔离是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但又可能是幼托机构工作的薄弱环节。2008年我国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给幼儿造成巨大创伤。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在南京市浦口区幼托机构的发生和流行,依据《江苏省幼托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和国家《消毒技术规范》[3],笔者于2008年3-5月对辖区内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教师手和幼儿玩具物品、餐具、茶具、毛巾的消毒质量进行检测,以了解浦口区公、私立幼托机构消毒质量以及管理人员对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辖区内23所幼儿园、托儿所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室内空气、教师手和幼儿玩具物品、餐具、茶具、毛巾的消毒质量。共采集样品582份。

1.2 方法 空气检测采用自然沉降法,在室内规定的采样点上放置直径9 cm营养琼脂平板,距地面高度为80~120 cm,暴露时间为5 min,经37℃培养,计菌落总数;教师手和幼儿玩具、毛巾、茶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抹法采样,放入盛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餐具大肠菌群采用纸片法采样与检验。

结果判定:根据《江苏省幼托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文件要求,室内空气细菌总数

2 结果

共采集样品582份,合格509份,总合格率为87.5%。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为58.3%,教师手合格率为85.0%,幼儿玩具合格率为89.2%,毛巾、茶具合格率为91.4%,餐具合格率为100.0%。在各种检测样品中,空气质量合格率最低。见表1。

3 讨论

调查结果提示,室内空气消毒是幼儿园卫生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近几年的联合检查督促,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园安装了紫外线灯管,同时也建立了消毒晨检制度,但相关工作依然需要加强。托幼机构是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易流行和暴发的场所,因此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室内空气消毒是幼托机构消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手足口病在全国部分的幼托机构流行,防控形势紧迫,任务繁重,结合浦口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1)在疾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寝室等重要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发生疾病流行时,要增加每日擦拭、消毒次数。(2)每日对玩具、教具、生活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4)发现患儿,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5)根据病情,患病儿童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建议期限为症状出现后2周且症状消失,或症状消退后1周,康复返园后要注意个人卫生。(6)教育主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应不定期对幼托机构进行监督干预。(7)保健人员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负责人要亲自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大对幼托机构消毒重要性的宣传和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消毒规程,确保消毒质量。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4],确保空气的消毒质量,同时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对幼儿皮肤的损伤。

4 参考文献

[1] 雷军.丽水城区幼托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报告.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5):467.

[2] 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幼托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南京:江苏省卫生厅, 2001.

[3]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4-115.

[4] 刘建孟.监测紫外线灯引起皮肤损伤报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2):113.

(收稿日期:2009-01-19;修回日期:2009-03-23)

上一篇:某工商大学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 下一篇:注视跟随的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