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07-03 12:51:05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迅速发展,对长期处于垄断的检测市场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该行业的现状及特点,找出现今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检测行业 现状 特点 困境 发展探讨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现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直接关系,近三十年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到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已经形成,从只能检验砂石、水泥、砖瓦、钢材发展到市政工程材料、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幕墙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建筑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承包的工程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分额很小。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企业的试验室正在逐步分离出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

例如:辽宁省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建筑工程检测试验室已经分离出来, 成立了独立法人资格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由于有了行业上的优势,依托政府背景,虽然成立时间短,但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了优势,成为目前建筑工程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机构。但是长期处在政策保护下,相比其他检测单位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这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特有的,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或多或少的在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政府职能,例如区域性质的产品认证,抽检、建筑主体结构验收、新产品推广应用等,相信这种状态还会持续下去。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具有的特点

2.1检测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地域性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由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检测业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2.2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体制单一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而且,通常对设备场地、技术培养等硬件投入较少,使其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一直无法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随着加入WTO,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

3现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困境

2.1面临国家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检测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要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各种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2.2检测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被动地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是被委托和委托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上,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在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现在,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是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缓慢。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2.3检测样品真实有效性的问题

检测业中的不正确取样问题严重,没有按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抽样规则取样, 如水泥取一袋、涂料取一桶等情况普遍存在,取样不规范的样品其检测结果就不能准确的判定产品的质量。试样作假:进部分好的材料取样,取样后进差的材料;已取的试样在送检测机构过程中另换样品;混凝土强度试块不在浇注现场取样制作而由搅拌站提供或取样后添加水泥或单独拌制混凝土制作,这些都反映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存在缺陷,以及见证的不到位。

4对其行业的发展探讨

4.1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逐步摸索一套适合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缩短我们的差距。

4.2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检测机构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要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4.3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不是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4.4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能促进发展,促进工程检测单位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作为中介机构正面临着重大转变,不仅仅是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今后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入世以来今后几年遇到的困难会更大,但是工程检测机构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采用先进技术,牢固占领市场,才能保证工程检测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德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改革之探讨[J].建设监理,2002,03.

[2] 张水莲.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5,04.

上一篇:议新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下一篇:软件工程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