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

时间:2022-07-02 10:20:02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回归自然,使音乐真正做到来源自然,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方式,着重在即兴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并非是你教我学,而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人们亲自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最主要的在想像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享受创作的乐趣,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给幼儿一个欢乐艺术的童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 ;创造性 ;欢乐艺术 ;互动关系

音乐开发幼儿的智力,这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当前提倡素质教育,而家长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孩子学习乐器这样一种方式对孩子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训练。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这种方式,于是家长与孩子便产生了矛盾,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成材,在花费金钱、搭进时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孩子们也会被剥夺一部分的游戏时间,每天坐在椅子上一至两个小时,重复、枯燥地弹着、拉着同一首曲子,就是这样,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迈过这个门槛,坚持下来的,一部分孩子甚至对音乐产生了厌烦情绪,并且与家长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于是家长们便将希望放在了幼儿园,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唱歌,音乐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个性和创造性。唱歌是枯燥的重复,律动是一板一眼的模仿,即使是游戏,也过多地受了目标的影响,显得有些索然无味。那么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就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新世纪初,我们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方式。

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着重在即兴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在想像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主动学习,以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主要问题。奥尔夫音乐不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强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课上教师在节奏练习中,每人编排着不同的节奏型、声势。欣赏课上,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感受。总之,每项活动中大家都在不断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同的形式吸引着每一个人积极的投入,这就是奥尔夫的魔力。

二、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

儿童并应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如孩子们自发、直觉的创造活动受到很多教条、规矩的压力和限制,就会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个性成长也必然受到影响。儿童在人格的发展上会变得习惯模仿、从众,只愿意跟随生活中的常规模式,不善于适应新的变化、缺少独创性。凡是能够通过奥尔夫创造性活动自由灵活的表达、表现自己,情感得到充分宣泄的儿童,他们容易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获得情感的自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会给他们带来终身的快乐、自由和成功,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

三、奥尔夫音乐需要人们亲自参与活动,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互动关系

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奥尔夫音乐教育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使音乐真正做到来源自然,回归自然,并非是你教我学,而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和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人们亲身参与期间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具体实施办法有三点:

(一)师幼间的互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主要依靠幼儿的听觉和动作来传递音乐信息的传统的传授方法是不够的,尤其让孩子全面掌握音高加上节奏等音乐元素是困难的。通过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我们体会到,强化孩子最常用的感觉视觉来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有助于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乐理的掌握,我们力图使孩子的学习过程变成耳朵听,眼睛看,动手做的全身心的感受。游戏活动是孩子天生能力的一部分,奥尔夫强调音乐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唱歌、游戏、创造活动,随着,音乐做动作来进行训练,使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发展。例如《小金鱼》音乐活动中,通过让孩子亲自在五线谱布上扮演小金鱼,游走吃线上鱼虫的游戏,认识了五线谱的线和间,并锻炼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培养了孩子想象力。孩子们的手、脚、嘴巴、脑子都动了起来,兴致非常高,音乐活动在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结束。

以前的音乐活动,教师会将节奏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示范,幼儿跟着教师一遍一遍地用手去拍节奏,直到拍会为止,节奏由教师掌握,节奏型由教师提供给幼儿,他们只是处于一种模仿的地位,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学习。而奥尔夫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童谣儿歌等语言作节奏基石、以孩子们身体为乐器、以熟悉的乐曲为伴奏,例如利用《哈巴狗》《送花蜜》让孩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做音乐动作模仿,幼儿用心去感受,用动作来表现,在教师提供的这种音乐氛围中,每个孩子都会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这同时是奥尔夫的魅力所在。

(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现在大家的教育理念已经上升,人们都很清楚一位健康的儿童包含三个层次: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及社会适应性,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指的就是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可现在大部分家庭往往是由老人、父母和一位孩子组成,再加上高高的楼房无形中限制孩子们之间的互相交往,所以让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其方式也很多。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例如:《大象浇花》中,幼儿需要相互配合,部分幼儿扮演大象,部分幼儿扮演小花,互相配合完成大象浇花,感受ABA曲式,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无形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且通过活动,幼儿敢于表现自己,幼儿增强了自信心,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家长与幼儿间的互动,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新世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幼儿的对话,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不是自己玩玩具,就是看动画片,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一起做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一部分家长也不知道应当怎样跟孩子玩儿,他们始终放不下成人的架子,去玩一些他们认为不屑一顾的游戏,而这恰恰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于是我们把奥尔夫的基本理念向家长渗透,请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中配合幼儿园进行音乐的练习。如:《我摔跤了》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听音乐,音乐停顿时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各种摔跤动作,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能够感知停顿,提高反应能力,而且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融洽,父母也会有回到童年时代的感触。

(四)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享受创作的乐趣

环境育人,我们在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中,着重注意了这一点。室外我们在地面上画上音符,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就可以边唱谱子、边用脚跳谱,有的幼儿还可以自己创编谱子,这时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调动了嘴巴、脚、手,甚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够成为乐器,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加强;在室内我们在墙壁上画上不同时值的音符,结合秋季特点利用树叶摆出不同的节奏,为了更形象的表现节拍,我们将孩子们熟悉的水果放在音乐区,用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使孩子们活动起来更有趣味,孩子在游戏中全身心的去唱、去跳、去演,进行创造力的练习,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

通过六年多的实践,我们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以适应性为学习目的,以启发性为教学的原则,通过奥尔夫教学,我们感受到在孩子们身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是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陌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二是孩子们参与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促进了孩子们创造力的发展;三是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增强了,能够与同伴主动交往,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四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快乐是一种内心体验,所以人们把奥尔夫音乐称为“快乐教学法”,记得李彤老师为我们培训时一位老师说:“我都这样感兴趣,更别说孩子了。

让我们坚持奥尔夫音乐理念,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享受创作的乐趣,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还给幼儿一个欢乐艺术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袁洪江.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与我国音乐教学现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9,(06) :239

【2】席书君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第4期

【3】金奉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第4期

【4】于贵祥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与实践《教育科学》 2002 第2期

【5】万瑛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 第z1期

【6】胡嘉丽. 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育导刊 , 2009,(03) :56-57

【7】高伟 与奥尔夫音乐课堂零距离《教育艺术》 2005 第8期

上一篇:浅谈我做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职业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