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中小学生历史课的教学

时间:2022-07-02 09:33:01

浅谈如何创新中小学生历史课的教学

摘要:本文从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思想观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的方面加以论述,激发学生上好历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历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远大目标,雄心壮志,“想一想”、“问一问”、“议一议”、“试一试”; “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

为使中小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按教学计划让学生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创新,从而加强小学生对创新精神、意识和才能的培养。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中小学学生对待前途理想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无远大目标,无雄心壮志,为集体为他人做事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讲享受、娇生惯养等。上述现象虽不能说是小学生的全部或大部,但却有一定倾向性、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小学生自卑自弃,前途无望的心态。作为教师应找出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1、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实中的典型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自信。2、树立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感和干好工作的事业心,教育小学生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下功夫,努力干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二、教学思想观念创新

教育思想主导教育行为,对教育建设具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在自身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对体育教师而言,思想观念的创新要成为历史教师的自觉行为,从传统的以历史知识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历史教学;现在对历史课的评判,不是只关心该课是否使学生在教学中中学生死记哪些知识,根本谈不上在愉快中学习,目前这种思想观念一根植于历史教师的头脑中,成了某些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也是评价历史课的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及创新不利。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对我国的历史科目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推动作用。但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项目众多,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因此,教学内容的精心优选、科学搭配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把教学内容变成故事化、趣味化,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兴趣。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笔者观摩了较多的历史公开课、优质课,感觉到虽然这些课精心设计,组织严密,学生基本达到足够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气氛严肃、师生双边关系紧张,并且这样的课也是经过课前多名教师精心研究,反复揣摩,连续上过几节,形成熟悉套路的课,这种课脱离实际,难以推广。形成了花架子的观摩课,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虽“观”却不能“摩”,所以在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上,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表现欲望强的特点,树立学生主体思想,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示范你练习,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环境,把自己摆在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学习目标、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意识。

五、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是沿袭多年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过分强调统一性、纪律性,教学沉闷、呆板,始终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学生只能是机械、被动毫无兴趣地学习,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不到发挥。教师不再只是课堂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人,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认识自己当前知识掌握的水平观察提问进行自我总结批评把知识运用于获取新知识,以达到不断提高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去“想一想”、“问一问”、“议一议”、“试一试”,力求自己去解决问题。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问题教学法外,还有发现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等,总之,只有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多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目的。

六、教学评价的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历史课的评价标准要随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变化和创新。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历史教学的改革也具有向导作用。在历史教育评价体系中,要充分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一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来规定。二是学生的参与程度。面向全体同学,注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历史教学的关键。三是课堂教学的效率程度。四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度。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松的学习环境、愉悦的心境之中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巧妙的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构件起一种思维活跃的具有创新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走创新学习之路,使之成为既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刍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