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

时间:2022-07-02 07:48:11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

摘要:面对素质教育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本文在把握好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等一系列背景因素的前提下,尝试着重新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中语文学生评价_操作方案。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教学评价

在高中语文教改中,教学评价改革堪称改革的“瓶颈”。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中语文学生评价操作方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有所借鉴。

一、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高中语文学生评价的落脚点应该与时展的要求合拍。在评价功能方面,新的评价方式要淡化其甄别与选拔功能,而转向注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说,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状况,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评价的形成。与此同时,也要关注评价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并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评价要能综合考查学生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就是评价什么的问题。在评价内容,新评论理念倡导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价值,注重综合素质考查。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和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从语文学科本体的特性与功能方面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遵循思维目标展开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文化性、情感性等特征,要在评价中有所体现;语文学科的智育、德育、美育结果也要在评价中有所考查;通过评价,语文学科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有其发挥的空间;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到学生评价的内容中去。

三、评价要便于实践操作

任何评价的实施,都会有操作层面的要求,首先是什么人评价的问题。在评价主体上,新评价理念倡导要有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实现“自评”与“他评”共生共存。这样,被评价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时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就进行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而且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几种关系向着和谐良性发展。同时,帮助被评价者接纳评价结果,而且不断改进获得发展。其次,在评价主体上,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展开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就是以“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方法,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有利于更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状态。此外,也要努力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他所做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并以此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符合个性发展。再次,评价要有操作性、便捷性的特点。经济、有效、便捷是我们做一切事情常有的心理趋向。语文学科的评价也要遵循便捷有效的原则才是上策。

四、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评价所面对的被评价者对象虽同为高中学生,但就其心理个性特征来看,还存在着因人而异的区别。因而,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爱好兴趣和不同需求,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语文能力的倾向。在评价的策略上,既有针对性,又要有灵活性。通过评价,除了对学生有整体状况有所评判,也对个别学生的发展加以关注;在评价的目标上,针对不同学生,评价的侧重点要有所变化;在评价的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区别对待,灵活考虑;也就是说,评价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性质等因素,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及素质的考查,对考试结果要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从而使评价起到鼓舞激励学生发展的作用。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尽自己所能,扬长补短、自信圆满地完成高中学段的学业。

五、学生评价是个动态成长的过程

学生评价大到体系构建,小到每种具体方法的操作与应用,都是一个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要不断关注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又要不断关注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既要在思路上努力走自我创新发展的道路,又要在方法上善于吸收各个地方改革的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方法。只有做到不断地学习,使学生评价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实践过程,我们的学生评价才能健康地发展,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总之,构建高中语文学生评价是个艰巨的挑战,只有在以后的课改过程中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质量及其价值有一个客观、公平、全面、发展、科学的判定。

上一篇:爱物理从新课改出发 下一篇:如何用好高中地理新课程下的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