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时间:2022-07-02 03:08:34

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教师是劳动者,但他不同于从事其他工作的劳动者。因为教师的劳动产品是一个个不断成长的鲜活生命。让孩子们感受生命的价值,在教育生活中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多伟大呀!我由衷地赞美我从事的职业――教师。

人生而平等,所以教师无论是面对家长,还是面对学生,都应该尊重、爱护、欣赏每一个人。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自由中学会自律。

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活动、内在而持久的,而不是消极、静止、外在和暂时的。纪律和自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所以,我让班上的学生自由选择座位。

开学初,我在班里公布:本学期座位可以自由组合,自己选出组长。孩子们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接下来的一星期是暗潮涌动的一星期。要好的自然在一起,兴趣相投的也很快被绑定。但因为有满6人才能建组的要求,也使一些小组颇费周折。直到最后期限时,只交上来5个小组的名单,有6个人组合失败。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觉得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他们可能会彼此将就。我多少有点佩服这些孩子,还挺有个性,宁缺毋滥。

我尊重了他们的选择,5个小组组合成功,余下6个人临时组成小组,其他评比一切照旧。我期盼着奇迹的发生,好消息的纷至沓来。事与愿违,当天就有老师反映这么坐不合适。说话的人太多,还找不到是谁说的。头疼呀!我忍。坚持了几天后,我向孩子们询问这样坐感觉怎么样?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孩子们喜欢这样,但老师们有想法。怎么办?学生讨论过后,推出了一条自由组合座位规则:经常被点名的同学,小组又没有有效措施令其改观,视为自动退组,由老师安排座位,并无条件接受同学、老师的监督。别看只有一条,但足可以约束大部分同学了。

这就是活动规则,要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喜欢的伙伴坐在一起,就要遵守这一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课堂纪律,伙伴有问题要相互提醒。我跟孩子们还总结了一条班级名言:只有自律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仔细想想,成人世界不是也如此吗?我们的社会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我想这有可能成为影响孩子们一生的一句话。

我们以“自由”为题开展讨论: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拥有充分的自由,不代表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自由,是知道该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只有意志与品德都经得起考验的人,才有资格享有。

即便如此,纪律也应是孩子们在活动交往中建立、主动遵守的,所以我们还开展了背对背提小建议的活动,让孩子们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受人欢迎,怎样做可以使自己拥有更多好朋友。

活动中,孩子们更多的是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在一起。但生活告诉我们,不可能总与喜欢的人交往,与不喜欢的人断绝来往。所以,孩子们也要学会善纳不同的人,因此,我让他们在课本剧的排演活动中,学会交往

独生子女喜欢“掐尖儿”,在生活中,既没有因为“吃亏”而成功的体验,更没有因“占便宜”而失败的体会。所以,我的说教丝毫打动不了他们。怎样让孩子们动心?怎样让孩子们明白我们要正确与人交往?我想,只有让他们到生活中去体会,在碰撞中学习。全员参与,自由分组,开展课本剧班级展演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剧目的精彩,而在于学生参与活动时的体验。

在几个月的排练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黄老师,这戏没法排了。我要求换组。”小C义愤填膺地冲进教室对我说,身后还站着几个同病相怜之人。我心想:这事一定跟小R有关。

因为小R是个不简单的孩子。在老师、家长面前会说话,会哄人,在同学面前较为霸道,总希望大家听他的。他有些小手段,因此同学都怕他,却很少有人反抗他。在学校,他会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正因如此,小C们的爆发是必然的。“开学初,课本剧还在准备的时候,小R就用各种方法拉我们参加他的剧本演出,进组后,他送我们乐高人偶,以便推举他做导演。登上导演之位后,他就利用职权,支使我们做这做那,出了问题还骂人。如果谁想提出退组,他就威胁大家。”小C这回是要一吐为快了。旁边的几个人也纷纷指责小R。 “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他利用我的才能,却抢走我的角色,让我跑龙套。”小C补充道。“他把自己当个大爷,每次排练喝五吆六的。这次我坚决退组。”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响应。

我听着他们的发泄,等他们静下来后说:“下周就是家长会,你们一起退组再组建新组也来不及了。其他剧组此时也无法接受你们呀!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时,我看到颇有主意的小Z一直没开口,我对他说:“小Z,你有什么好主意呢?”他一脸严肃地说:“小R是不太适合当这个组长,要不换个组长。”“那你当吧。”小C接话说。我一看他们不反对,就叫来了当事人小R,请其他同学去休息,准备单独与小R沟通。

当他走进教室时,我看到他少了点往日的霸气,但好面子的他却努力摆出无所谓的神态。他诉说他的委屈,但话语中的蛮横少了些。我告诉他要是大家退出,他便成为孤家寡人。我还故意告诉他其他人宁可不演,也不再受他领导了。我知道他很要面子,当导演这事他会与班外的人说,他不会忍受他的妈妈开会时看到他无所事事。“大家说是你编的剧本,也不想让你退出,但希望换个组长、导演,你看成吗?”已经把他逼到了死胡同,他不得不答应了。

课本剧如期演出了。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受委屈的学生,在习作中继续声讨着小R。我虽然也与小R家长沟通,但一次经历不会让他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改变还任重道远。仔细分析,这不是小R一人的问题,小R懂得用礼物换支持,其他学生也知道拿了东西要帮人实现愿望。

在这持续三个月的排练中,学生有喜悦,有不快,有欣赏,也有抱怨。在活动中,学生们相互碰撞,不同的孩子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收获。

平日喜欢出主意的学生发现不是任何时候大家都听他的话,自己也要学习听取建议,甚至服从他人;平日爱欺负人的学生发现,好脾气的孩子也不是任人支使,他们也会对激怒自己的人咆哮;平日不愿付出辛苦、只愿享受鲜花的学生发现,自己有的时候也会不受欢迎。在排演过程中,学生也发现往日与自己较好的同学,也有自私的时候;平日不太说话的学生,遇事也有撑起大局的气魄。不论这种发现是学生主动感知,还是被动接受,但都让他们明白了做事有规则,交往也有原则。这也正是我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

我校核心价值观是“做最好的我!”它鲜明地表现了自我教育的理念。在排练中,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能强加给别人,总结了要学会倾听、沟通等与人交往的技巧。而这一切不是老师教给的,是他们在活动中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感受。

上一篇:“拒剪发自杀”背后是生命教育缺失 下一篇:中国心理治疗话语“解述”现象的会话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