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

时间:2022-07-02 08:40:19

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

β-内酰胺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过敏性反应: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由IgE介导而诱发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荨麻疹等。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是否有β-内酰胺素抗生素过敏史。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稀便、腹泻,其次为恶心、呕吐等。

药物热:一般发生在用药后7~15天,为张弛热或稽留热,常需要与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相鉴别。

二重感染:以三代头孢菌素及应用时间过长,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表现为真菌和条件致病菌感染,如口腔、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肾损害:这类药物多数由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少数有神经及精神方面系统症状,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反应。此反应老年和肾功能衰退者易出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肾毒性:主要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影响其功能,甚至导致细胞死亡,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红细胞尿,尿量一般不减少,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该类药物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而降低神经末梢运动中枢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并可与Ca2+结合,使体液中Ca2+含量降低而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发生几率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耳毒性: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又可分为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障碍;耳蜗毛细胞受损致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多见于链霉素、庆大霉素、丁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许多因素可加重耳毒性,如合用利尿药等耳毒性药物,总剂量大,疗程较长,老年患者及肾功能减退者等。目前认为是因耳毒性的内耳淋巴药物浓度持续较高,引起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损害所致。

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口唇及足麻木,可能与这类药物引起维生素缺乏有关,偶见过敏反应,以链霉素多见,疹形为多形性,如猩红热、荨麻疹样斑丘疹,严重者出现出血性紫癜、剥脱性皮炎、萎缩性皮炎等,过敏性休克与神经肌肉阻滞不易区别。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11%,如短时间厌食、恶心、腹泻、呕吐、消化不良及腹部不适,一般不影响治疗的完成。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17%左右,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疲倦眩晕、失眠、耳鸣、感觉变化或嗜睡等症状,多数不严重,如发生应及时停药。其中严重的毒性反应包括幻觉、抑郁和癫痫的发作等。

光敏性皮炎:服用氟喹酮类抗菌药物,同时受阳光照射,可出现皮炎。凡能在皮肤中积累的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可能性更大。白色人种较多发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以红霉素较为突出,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有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肝毒性:红霉素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天出现肝大、黄疸、腹痛、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转氨酶升高等胆汁瘀积的表现。故连续应用不宜超过14天。停药后多数能自行恢复,预后良好。

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瘙痒等,常见血栓性静脉炎。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首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加强管理,减少非必需抗菌药物的应用,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病人在用药前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作为临床参考。了解本地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流行趋势和易感性。病原菌未明确时可根据当地的经验治疗;明确时对症治疗。当病人情况好转或病原菌明确后停止治疗或改用窄谱抗菌药物的目标性治疗,最初的经验性治疗一样重要。不主张联合用药,但重症监护病人对某些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混合感染时则需联合用药;病人临床症状好转,可过渡到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要加强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从而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上一篇:干扰素肌注并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 下一篇:农村巨大消化性溃疡14例病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