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肌注并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0 01:08:25

干扰素肌注并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毛细支气管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α-干扰素5×104IU/(kg•日)肌注,γ-干扰素3×103IU/次,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喘鸣、干湿音等)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α-干扰素肌注配合小剂量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干扰素 肌注 雾化吸入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9月收治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共10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6个月28例,7~12个月20例,13~24个月12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22例,7~12个月11例,13~24个月7例。两组均有咳嗽、气喘、气急,两肺可闻及喘鸣音、中细湿音。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4IU/(kg•日)肌注,每日1次,雾化吸入小剂量γ-干扰素(3×103IU/次),每日1次,疗程5~7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用药后24小时内喘憋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平衡,心率减慢,音消失;②有效:用药后48小时内上述症状及体征减轻;③无效:用药后48小时上述症状无改善。

结 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疗效见表1、表2;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本组使用干扰素肌注和小剂量雾化吸入。小剂量雾化吸入的优点是药物直接到达病毒侵袭部位而充分发挥其聚射作用,使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两种方法联用可充分发挥全身用药散射作用与局部用药聚射作用。本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退热、止喘、呼吸困难缓解,肺部音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65-1166.

上一篇: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