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培养

时间:2022-07-02 08:23:57

浅析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培养

引言:中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一种不争的事实,即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目标,对将来就业方向也没有任何的想法。针对这样的群体,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怎样树立就业观念,这些都是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指导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宏观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就业不再是“包分配”。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人才交流市场,凭借自己的学识、技能谋求发展。这样,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就业的渠道多了,机会多了。

(二)企业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这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司、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而这些公司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要从质量上下功夫。从技术上讲就需要成熟的技术工人做后盾,这无疑为我们中职院校的学生开启了宽敞的大门。

二、目前中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的基本现状

我曾经在职业指导课堂上,用美国心理学家勃宁提出的“不完全句子投射测验法”对技工11-12班、技工11-15班、技工11-18班、技工11-20班共计202名学生进行了测试,虽然不全面,但“以点见面”,还是能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测试结果反映出的情况如下:

(一)学习目标、就业方向不明确

8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有些同学,在上职业学校之前就每天混日子,进入中职学校以后更是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课上想睡觉,课下想胡闹,混到毕业时拿一张毕业文凭了事,没有丝毫的进取心。对于将来的就业方向,更是雾里看花,心理没有任何的准备。

(二)没有学习兴趣

90%同学反映对学习已经失去兴趣。技工11-18的张星亮同学说:“老师,我也想学习,但一到上课,我只能看见老师张嘴,但却听不见老师在讲什么。”当我询问其他同学时,他们也表示有同感。

(三)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

有些同学带着怀疑和失落走进了中职学校,有的同学对自己的选择缺乏信心,有的是无奈地踏入了中职学校的大门等。这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学习、人际关系、成长以及未来的职业缺乏信心。其中一部分学生未能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投入新的生活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大大地限制了自我的发展。

三、培育学生就业观念的对策

(一)老师抓住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不擅长思考,所以很少有同学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明确目标。这样对我们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就是一种考验,要求我们在上课时抓住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我在上职业指导课时,询问同学们作为一名技术工人的目标是什么,同学们一脸茫然,不知所然。我引导他们,将来你们是否想当技师,同学们点头称是,那么,考上技师就可作为你们的远期目标。可是远期目标又如何实现呢?在同学们确立了远期目标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要好好学习”,可怎样才能学好习呢?同学们又是满脸的茫然。:“跑越野赛时,同学们如何才能克服身体疲劳、想放弃的惰性心理呢?”由此提问引出分阶段完成目标的理念,进而提出同学们的近期目标。第一学期的目标为学习好理论文化知识。我校理论课设置是为专业课服务,只有在学习好理论课的基础上,专业课才能有所提高。第二学期的目标就是学习好专业课,专业课为技能课服务为我校办学理念,只有专业课学好了,技能操作水平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提高得更快,而技能课为就业服务,只有技术达到学校或招聘单位的满意,才能理想就业。

(二)增强就业的竞争意识、提高自信心

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人的能力,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且表现在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主动的就业态度上。只要同学们在技能操作学习时,能够以饱满的情绪认真对待,把专业技能学好、学精,在就业时能够以充分的自信心来对待就业机会,就能获得好的就业岗位。

1.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

我们知道,用人单位到我校来招聘,挑选非常严格,同学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走上理想的职业岗位。

2.主动的就业态度

同学们要想取得满意的工作岗位,不但要有扎实的技能,而且要有主动的就业态度。上课时,我常常给同学们灌输主动就业意识,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求得父母兄长、亲友同学、学校老师等方面的帮助,主动留心搜集各种职业知识和用人信息,主动开拓就业岗位,自我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

3.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因为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得不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甚至用鄙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同学们内心存有非常强烈的自卑感。在上自我认识这堂课,我让同学们列举自己身上的优点,75%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优点,甚至有部分同学说自己身上全是缺点,没有优点。通过十几分钟的引导,有的同学说出自身的优点,我要求大家用掌声鼓励他。课堂氛围逐渐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身上的优点,我将优点一一记录在黑板上,面对满黑板的优点同学们兴奋极了。技工11-18班的同学说:“老师,好多年没有人看到我们的优点了,我们都忘记自己还有优点了。”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我充满震惊。为人师者,我们也许应该好好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也许每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同学们重新找回自信的开始。

(三)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兴趣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上课时调整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进度上,我认为要把住“质”关,讲五道题学生不会,不如讲二道题让学生学得明白。

(四)提高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经济竞争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从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各个用人单位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要求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高,高文化、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职业指导课上,我告诉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就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而且要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努力学好专业,掌握最新知识,具备非常高的职业素质。才能在就业时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基础部)

上一篇:高职软件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关于油田地面建设自控方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