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战略

时间:2022-07-02 06:05:18

曾毅: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战略

2006年5月,在业内享有盛誉的中瑞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在贵州投入3亿元人民币,设立其在贵州的分公司,正式涉足贵州投资担保领域。2007年12月,由中瑞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和贵州省委统战部、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工商联合会共同倡导,并由省内致力于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民营中小企业联合发起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贵州省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在贵阳成立。这标志着贵州中小企业信用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将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投融资环境。

在成立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公司不仅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8年初,在中瑞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召开的年会上,贵州分公司被邀请作主题发言,介绍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公司总经理曾毅慷慨陈词:“唯有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投资担保企业就一定能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只要具备勇气、专注和坚持,贵州的投资担保领域就一定大有作为。”

做好融资担保意义重大

《当代贵州》:在一般人的眼中,融资担保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在资本市场融资担保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曾毅: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崛起、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越发达,经济就发展越快。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但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发挥创新活力,提升劳动生产率,这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提升区域经济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贵州在2000―2006年的几年间,全省GDP实现翻番,这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是分不开的。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经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所以鼓励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改善融资环境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提供了一个为贵州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资本运营方式及市场销售体系。让企业真正在融资过程中做强做大,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崛起、解决劳动力就业并增加国家税收,使得贵州中小企业能在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回报社会。

《当代贵州》:作为一家年轻的投资担保企业,中瑞信的品牌在贵州业界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经验?

曾毅:说到经验,我认为我们做好了两个结合。

首先是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做到行业企业相结合。我们十分重视各种社会资源所产生的信息,挖掘和培育优质客户。从中我们发现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壮大过程中主要是凭借创新技术、对市场的敏锐把握等在行业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但自有实物资产往往不能满足普通融资的要求,而我们针对这一现象,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技术专利、公司股权等无形资产的反担保融资方案。不但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还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额度。

其次是把投资机构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积极拓展业务。我们与各投资机构密切合作,扩大业务的同时努力沟通,以项目推进的方式深入分析,将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提前做好,打消其顾虑,以谋求业务发展。

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当代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突破点在哪儿?

曾毅: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在现阶段诸多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和问题中,主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团队比较薄弱,法人治理结构还未完善,缺乏正常的财务秩序,经营运作存在不规范等因素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使其不能达到融资门槛。另外,现有的投融资体系制度主要都是比照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的,对中小企业的要求门槛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我认为,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掌握信息,分解风险,完善贷款平台和担保平台,促进信用建设是有效途径。2006年7月,我们与国家开发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工商联签署了《民营中小企业业务合作框架协议》,由中瑞信作为担保平台,我们推动组建的银程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贷款平台。并建立了贵州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两台一会”组织构架和操作模式的建立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咨询及相关衍生金融服务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保障了业务的开展,在不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信用的同时,有效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款难的矛盾,更好地支持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当代贵州》:作为融资担保企业的负责人,你认为在贵州,我们怎样才能营造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曾毅: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中小企业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及扶持体系,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服务,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来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破题。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机构要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立担保服务体系,是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的应有之义。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掌握信息,分解风险,完善贷款平台和担保平台,促进信用建设是有效途径。

前不久成立的贵州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就为我们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作出了优异的探索。这个促进会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咨询及相关衍生金融服务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保障了业务的开展的同时,对中小企业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在不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素质,有效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款难的矛盾,更好地支持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加强监管与自律

确保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当代贵州》:有的媒体把融资担保行业叫做“又一个来不及繁荣就陷入危机的行业”,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曾毅:担保业近两年超常发展所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现在绝大多数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都只能为区域性担保而担保,风险与收益不对称。这首先是因为担保业务集中于风险最高的贷款担保,加重了风险;其次是担保资本偏小限制了规模化发展;还有就是担保费率偏低,积累较少,不少担保机构抵御代偿风险的能力不足。而我们这样的集团化、跨地区、可投资经营的投资担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问题,使得风险可控可驾驭。

金融是一种市场高度不完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经济活动。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政府对市场合规性的监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也表明,金融市场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对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规范的法律基本上不存在,也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它们进行监管,由此造成了行业监管严重缺位、担保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的状态。这不但加大了银行等债权人的信贷资金风险,而且对担保行业的发展前途构成严重威胁。

要使担保企业健康发展,就要明确区分政策性的和商业性的信用担保,在法律上和政策上分别加以规范;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完善它们的资金融通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担保行业的立法,建立并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担保行业监管体系;加快有关担保行业自治组织(商会)的立法,以便通过这种行业自治组织加强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自律。

用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

《当代贵州》:前面您提到了企业文化对担保企业的极端重要性,能否请您谈一下担保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有何不同?

曾毅: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出售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行业特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担保机构是金融、投资、财会、法律等诸多方面专业人才汇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是担保行业的最大资本和财富。但这些存在不同的思维定式,不同的工作作风,不同的风险意识,不同的道德基准,不同的实务操作能力,若要统一到一条轨道上面来是相当困难的。而能统驭这些投资者和知识型人才的正在于文化,只有具备卓越的、员工广泛共识的企业文化才能具有如此力量。

从更高层面说,担保企业文化解决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它指导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只有建立优秀、先进的担保企业文化,打造一支担保行业的事业型团队,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担保机构的风险。

《当代贵州》:那该怎样构架担保企业的文化理念呢?

曾毅:建设担保企业文化就是要在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资文化,确定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文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担保企业文化的形式和模式都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因而构成了个性化企业文化。要建设优秀的担保企业文化就要善于将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使本企业文化富于特色、个性鲜明。

上一篇:税收·发展·民生 下一篇:锻造强过坚冰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