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山西解法”

时间:2022-07-01 11:35:53

曾经的山西不仅被贴着“一煤独大”的标签,也因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生态,在经济严峻下行压力之下,饱受经济增速全国末位、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排名全国靠后的困扰。

这对山西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挑战。山西要彻底摆脱“资源诅咒”与“贫困魔咒”,简单提“壮士断腕”已难起作用,只有通过推动新一轮改革创新,盘活资源优势,以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为抓手,易地搬迁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帮扶等一起发力,让老百姓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金融支持、能人带动之下,自力更生,开拓创新,才能实现经济上的“浴火重生”,才能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脱贫攻坚与增收致富共赢、公共服务提升与创新发展并重的小康路。

眼下,在经济艰难转型与精准脱贫攻坚克难的双重重压下,山西庄严承诺:以“人心齐,泰山移”的决心和努力,用“山西解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世纪决战。

解法一:问题导向激发机制“大创新”

革命老区多、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山西省的两大基本体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山西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

山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系列扶贫政策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和“施工图”,明确提出坚持“一个指引、两手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以问题为“透视镜”,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在省市两级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02个县,全部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一把手“双签”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和帮扶责任书,层层传导和压实责任。同时,还组织四级书记进村入户,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整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补好短板,务求实效。

用“困”在哪里,就在哪里“念经”,哪里有优势,就在哪里发力的“靶向疗法”,志在长期稳定脱贫。例如,左权县立足当地优势,把“小核桃”变成了“金蛋蛋”,使贫困老百姓脱贫增收有了长足的保障。不光是左权县,在人杰地灵的三晋大地,如“隰县玉露香梨”、“武乡小米”、“临县红枣”、“吉县苹果”、“神池胡麻油”等特色扶贫产业,早已声名远播,花开朵朵,硕果累累。

解法二:产业扶贫增强“新活力”

如果将民生工程视作精准扶贫的兜底工程,那么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一些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单一,缺少产业推动,市场化程度低,非农收入增收渠道不多。因此,对山西而言,想要拔穷根,更关键的是抓好产业扶贫。

但事实上,像山西这样守着“小杂粮王国”美称的省份与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一样,制约其发展的难点之一同样在于无产业支撑。一个地方的快速发展,一定伴随着产业的崛起,而做好产业扶贫这篇文章,不仅要突出产业扶贫重点、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扶贫内容,还要体现地方特色、体现“少而精”。眼下,山西产业发展正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努力迈进。如发展规模B殖、蔬菜花卉、干果经济、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利用荒山荒坡和农业设施等建设光伏电站,让阳光变财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利用移民搬迁旧村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让好风景给贫困群众带来“好钱景”;建立电商扶贫孵化基地、培训平台,鼓励能人大户创业创新,让贫困地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借助互联网卖上好价钱……

近年来,山西依靠资源经济积淀了大量资本,培养了很多具有经营头脑的企业家,在政府引导下,这些资本、人才与脱贫攻坚完美对接,使大量企业纷纷参与扶贫,支撑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也就是山西早在2013年就启动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的现实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有资本、管理、技术、市场的优势,贫困地区有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企业在带动产业、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旅游则旅游,差异发展、错位竞争,选准产业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开发结构。如山西桦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阳曲县大盂镇、高村乡等林地、牧场自然资源优势,实现种植、养殖、加工三产融合发展。2016年一年,该公司就通过“拉、帮、带”的扶贫模式带动近140户贫困户增收近200万元,实现初步脱贫。其中,通过提供长期就业带动3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近45万元;基础建设和季节性用工带动20户实现收入近18万元;饲草订单收购草料带动20户实现增收近6万元。

“产业布局要突出重点,覆盖所有扶贫对象。建设内容要突出产业链条的连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必须立足‘增收可持续’,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兴起来,让广大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山西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语重心长地说,把小杂粮、中药材、文化旅游等山西的优势产业和精准脱贫相结合,已成为山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下一步,山西产业扶贫将进一步抓好特色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贯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扶贫带动作用;加强涉农技术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应时培训,培养更多真懂会干的农民,同时扶植企业创建产品品牌,下功夫推进电商扶贫。

解法三:资产收益扶贫展现“新亮点”

冲破贫困的桎梏,撕掉贫困的标签,目标从未改变,方式不断创新,步伐愈加坚定。

中央提出要探索 “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2016年年底,山西出台了《关于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的指导意见》,并确定长治市以及宁武县、天镇县等17个国定贫困县为全省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探索建立“资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

如果说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那么资产收益性扶贫就是精准脱贫的“发动机”。长治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以资产股权为纽带,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和政府贴息贷款入股形成股份等模式,赋予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更加充分、有保障的资产收益权,拓宽了贫困村和贫困户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也探索出了一条长效扶贫之路。

“贫困村将资金、土地入股公司,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的问题,一举多得!”平顺县今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起贫困户受益时,格外自豪。武乡县蟠龙镇龙湍村村民郝留旺去年入股了村集体的肉鸡养殖小区,同时担任饲养员,如今除了工资,还有1200元的年底分红。“集体经济从零到有,这可是村里20多年来的第一笔收入呀!”武乡县大有乡河西沟村收到大山禽业合作社的1万元分红后,党支部书记郁存印感叹。

据了解,截至目前,长治市的422个贫困村共整合产业资金1.87亿元,实施资产收益项目422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69万户4.9万人;已有222个村实现收益分红,合计分红694万元,户均增收410元,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又增加了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山西还利用光照资源充足等优势,开展光伏扶贫工程。近年来,在光伏扶贫试点基础上,山西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方式,瞄准深度贫困人口和缺乏集体经济的贫困村,在具备条件的贫困县全面推进光伏扶贫,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农光互补电站和地面集中电站,支持贫困村借“光”发展,帮助贫困户借“光”脱贫。2016年,全省光伏扶贫开工建设村级电站783座、地面集中电站10座,惠及1800个贫困村、5.7万贫困户。

临汾市吉县是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0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的贫困县。目前,该县已利用闲置的山坡地为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装机总容量为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力争2017年实现全县61个贫困村全覆盖,2018年实现全县79个行政村全覆盖。眼下,建站最早的屯里镇窑渠村电站发电量大,收入多,已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日均发电量388.9度,年发电收入14余万元,2016年底收益达20万元,按规定,收益的60%将用于村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补助。因此,2016年窑渠村152户、5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了人均227元的生活补助,而剩余的8万元收益则用于扶持村级产业发展和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据悉,预计到2018年,吉县正在建设的集中式地面电站,所得发电收益将用于兜底扶持全县3600名深度贫困人口,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解法四:易地扶贫打造“新形象”

站在历史变迁的路口,处在贫困线上的贫困老百姓,无不牵挂着山西人民的心,脱贫攻坚的每一步,无不考验着山西智慧、山西能力、山西意志。实践证明,易地扶贫这场规模浩大的搬迁工程,是精准扶贫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头号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金、土地、户籍等多个方面。而山西规划的搬迁实施方案每向前一步,都用人民安居乐业的尺子去丈量,旨在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有着“中国扶贫移民第一乡”之称的大同张岔乡,搬迁10年,让搬迁户享受“好上学、好吃水、好看病、好挣钱、好花钱”的“五好”待遇,深受老百姓满意。

晋中左权县坚持走“开发式”移民扶贫路子,成立专门机构,整合政策和专项资金,破解土地确权、林权改革等难题,通过引导农户、企业和社会力量将已搬空的“山庄窝铺”、旧村旧屋发展成生态农场、庄园经济,将闲置的山村土地重新利用起来,搞绿化,搞旅游,搞农家乐,让农民的“死地”变成了“活钱”。

L治壶关县坚持移民搬迁与产业开发项目同步推进,从大山里搬出的农民有的安置在工业园区周边,有的安置在旅游区邻近村庄,有的安置在城镇附近,有的安置在中心村,实现了移民群众家家有活干、有钱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注重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探索出台了资金投入、土地使用等办法,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问题。这种以财政补助为导向,群众投入为主体,相关部门通过多渠道整合资金,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的方式,让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相结合,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农民搬迁的积极性。

忻州五寨县则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既要“安居”,又要“乐业”的理念,探索出了“城镇建设拉动型”“产业园区带动型”和“美丽乡村推动型”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搬迁工作伊始,五寨就注重通过政策引导、有效举措,力助搬迁群众走上宜农、宜工、宜商的多样化致富路。据统计,目前,五寨县移民新村已经有70%左右的劳动力融入城镇服务体系,依靠建筑、餐饮和运输业等发展增收。约有10%的劳动力自主开发旧村资源,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左右的劳动力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后,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显著提高。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山西全省还有45.2万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如何精准选择好搬迁户和安置点,精准掌握搬迁实情,精准锁定搬迁对象,精准选择安置方式,精准加强动态管理,扣好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粒“纽扣”,如何严格把握好建设标准关和工程质量关,严控建房标准,严防因房返贫,严保工程质量,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如何努力让每个搬迁户一步住进新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都将考量着山西的智慧、勇毅和担当。

解法五:金融扶贫推出“新举措”

脱贫攻坚,金融支持不能缺席,为破解“贷款难、贷款贵”的瓶颈,山西省早在2015年就开始尝试创新金融产品的方式参与扶贫开发,由扶贫部门联合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金融合作机构,把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列入全省十项强农惠农政策之一,在58个贫困县开展面向贫困户的“富民贷”和面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企业及项目贷款的“强农贷”,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农户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目前该项工程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吉县把金融扶贫作为撬动山西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的杠杆,引导全县各金融机构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战略规划,采取靶向定位、“五力”齐发的工作措施,主动作为、破解难题,精准施策、解决短板,彰显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职能作用。人民银行吉县支行会同财政、扶贫、农信社、邮储银行签订了《精准扶贫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协议》,逐步优化吉县“扶贫资金+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农户发放无抵(质)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的“富民贷”。农信社通过精准扶贫贷、产业扶贫贷、强农贷、富民贷、仓储贷等信贷品种,通过上门服务,简化贷款手续,推行“阳光信贷”,一次授信、分次使用等措施,向“十大龙头企业”、“百片苹果园区”、“千个精品果园”、“万户专业果农”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千方百计降低贫困户和涉农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全县累计发放“苹果仓单质押贷款”、“扶果贷”1077笔9.28亿元,带动18276户农户参与生产。2016年共发放7000多万元的扶贫再贷款用于脱贫攻坚,有效增加了扶贫信贷资金来源。

作为山西全省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之一的隰县,设立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试点村,由试点村建立村级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出台村级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职责与流程,成立评级授信小组宣传动员贫困户,开展村级评级授信、贷款审核推荐等工作,积极配合乡镇、县扶贫、金融部门审核和考察等工作,保证金融扶贫项目从开始到确定、到落实都有机构、有人员始终跟进,确保金融扶贫的“杠杆式”作用发挥最大化。

不仅如此,山西省扶贫办、财政厅和金融办三部门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健全金融扶贫风险分担和防控机制,旨在守住老百姓贷款的风险底线。可以说,金融机构与财政部门的互动,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引发资金流动的同时也是山西探寻农村金融机制改革的尝试。据了解,下一步,山西将继续大力创新推动金融扶贫工程,确保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

解法六:干部帮扶跃上“新台阶”

“山冈上有我们的脚步,小河边有我们的理想。天地间有泥土的芳香,我心中有淳朴的老乡……”一曲《我把他乡当故乡》,唱出了万千帮扶干部的心声,也触碰了他们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心弦。

有人说,帮扶干部是精准扶贫的“滴灌渠”,是脱贫攻坚的“突击队”。为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山西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为核心目标,向贫困村选派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使这些干部把加强基层组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水平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真抓实抓,亲力亲为,切实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这一举措,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促进了贫困农民脱贫增收,可以说是一招走活了“两盘棋”。

据了解,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共选派1.16万包村干部,2.8万驻村工作队员,9395名第一书记,组织25.6万名党员干部开展帮扶工作,落实“两包三到”精准帮扶联动机制(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推动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对象精准对接,帮助232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4年9月,“核桃h长”程万军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口扶贫干部被派到山西临汾市永和县任挂职副县长。在永和调研一段时间后,程万军第一个想法就是通过网络帮助乡亲们打开特色农产品销路。为此,他通过众筹在网上帮助农民卖核桃,30天筹集资金86万元,销售核桃1万公斤,每公斤实现增收6元到10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的神奇,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核桃县长”。

核桃、红枣等特色农产品是永和县重点发展的富民支柱产业。2016年10月12日,为加大网上销售力度,程万军又联合永和县、隰县、临县、吉县、神池县等5位挂职副县长,发起“吕梁山区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活动,并亲自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阿里巴巴集团也特别开设“特色中国吕梁山馆”,这是第一个以国家扶贫片区作为区域概念开通的淘宝特色中国馆。

程万军们“抱团取暖”,通过品牌宣传与推介,将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劳动价值放大,从而实现增收致富。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干部帮扶工作的真正效用与价值体现,正体现在用心、用情、用力为贫困群众办的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儿上。

上一篇:科技助抗旱“阳光”变“雨露” 下一篇: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