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转型升级打造快车道

时间:2022-07-01 11:13:48

为转型升级打造快车道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中国海关》:黄埔海关的辖区是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的重点,那么在具体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最需要海关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徐蔚葳: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工贸易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在促进转型升级方式上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解决具体问题,使之顺利的转型。

来料加工作为加工贸易较早发展起来的贸易方式,也是广东加工贸易的特色之一,其企业组织形态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过度依赖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抗风险能力和社会责任承担能力较弱。鼓励来料加工企业转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现OEM到ODM再到OBM的转变,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增值率,是对转型升级的基本共识,也是黄埔海关促进转型升级的一个特点。

《中国海关》:自2008年以来,不少企业已经转型升级,那么黄埔海关辖区内的这些企业目前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呢?

徐蔚葳:企业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四个优化”:一是企业形态优化,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积极性不断增强,适应不断开放的市场;二是技术结构优化,不少企业从原来单纯的组装加工,逐步转向研发、设计、核心制造;三是市场结构优化,不少单一外向型企业转为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四是经营模式优化,企业品牌意识增强,加快从贴牌生产向创立品牌转变。

《中国海关》: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黄埔海关在监管、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式?

徐蔚葳:黄埔海关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推进“流程再造”改革。通过推进内外勤分离、实行窗口作业、推行电子化手册、实施深加工结转和外发加工、引入中介机构协助海关核查等措施,初步适应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合同备案、核销出单时间由3-5天缩短到约30分钟,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企业自愿、主动申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溢余料件处理、程序性违规等问题,帮助企业卸下法律上和心理上的包袱。目前,已为29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办理了自查自报、税款补征手续。

实施不停产转型。对来料加工企业实施不停产转型,在审批期限内实行“双号并存”,优先便利为企业办理转型所涉余料、设备结转等海关手续,同时给予承继原企业法律权利义务的转型企业,继续享受原企业的分类管理类别及便利通关“待遇”。近两年来,已为近2000家来料加工企业办理了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手续。

推动内销便利化。推行内销“集中申报”模式,实现内销监管全程电子化作业,为企业内销打造“快速通道”。2010年,69.4%的内销货物采取了“集中申报”的便利模式。

《中国海关》:加工贸易转型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支持也非常重要。海关与当地政府有哪些方面的协作?

徐蔚葳:海关与当地政府加强内外协调配合。我们与东莞市政府出台促进转型升级和内销便利化工作方案;出台鼓励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扶持企业发展八项措施等文件。

此外,我们还共同打造了“三方联网平台”。2010年10月,黄埔海关与东莞市政府联合开发建设的“加工贸易电子化联合管理(三方联网)平台”正式试点运行,成功核发首份三方联网电子化手册。通过“企业一次录入,依次向外经、海关申报”的方式,解决以往审批备案数据多次重复录入和企业往返各业务现场的时效、人工问题,基本实现加工贸易管理“电子申请、电子审核、在线服务”的全程联网。

促进保税物流发展。积极推进东莞地区保税物流枢纽建设,在47家出口监管仓和保税仓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两仓”政策优势壮大经营;推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实现了关区保税物流的多层次发展。

海关总署与广东省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后,与地方政府共同研究落实署省合作备忘录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快车道”。

上一篇:东莞转型路径 下一篇:永泰 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