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举发展消费信贷

时间:2022-07-01 11:12:58

多策并举发展消费信贷

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天津市300457

摘要:本文通过对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控制;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3-0038-02

一、塘沽地区消费信贷的特点

近年来,塘沽地区商业银行不断加大消费信贷产品开发力度,消费信贷品种日益丰富,目前已经开办了包括住房、汽车、助学、装修等九大类消费信贷业务。截至2005年9月末,消费贷款余额75.12亿元。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消费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过低

2005年9月末,塘沽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05.31亿元,消费贷款占比为10.65%,低于同期全国10.99%的平均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不相称。

(二)消费信贷增速回落

2005年9月末,塘沽地区消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0.15%低于2004年同期增速。2004年全年按季环比增速平均为10.13%,而2005年前三季度增速均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其中第二季度环比增速仅为361%。

(三)信贷品种过于集中

尽管目前已经开展了九大类消费信贷业务,但仍以住房和汽车贷款为主,其他业务放贷数量很少,旅游度假贷款至今还没有发放一笔。2005年9月末,塘沽地区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为66.67亿元,占消费贷款余额的88.75%。前三季度新发放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24.52亿元,占消费贷款新发放额的84.97%,比去年同期增长657个百分点。

(四)汽车消费贷款持续萎缩

2005年9月末,塘沽地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324亿元,尽管仍位居消费信贷第二位,但呈现持续萎缩趋势,比2003年底汽车消费贷款余额最高值下降了近40%。前三季度累计发放142亿元,占消费贷款新发放额的不足5%。

(五)各金融机构消费信贷发展不平衡

2005年9月末,塘沽地区10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消费贷款余额为63.95亿元,占地区总数的85.13%,前三季度累计发放23.01亿元,占地区总数的79.73%。其余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24家银行类分支机构占比很低。

二、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消费信贷品种设计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

以耐用消费品贷款为例,低收入人群对高档家电产品的潜在需求相当旺盛,但消费信贷产品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如期限过短,月还款额过高,手续复杂等。如果能更好地设计产品,可以刺激家用电器的消费。

(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目前商业银行在包括信用评价、违约评估、贷款定价等诸多内容的风险控制技术方面还很落后,尚没有构建起相应的定价机制,一旦发现某项业务出现较多不良贷款,就采取停办的消极处理方法,而不是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风险控制技术的落后既给风险防范带来很大障碍,也影响了业务的开展。

(三)消费信贷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除个人住房贷款外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贷款管理体系,在流程设计和人员配置上都有待改进。消费信贷业务单笔金额较小,消费者个人资信评估困难,提高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单位成本。

(四)客户选择范围狭窄

目前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在客户选择上大都盯准了收入比较稳定的群体,积极为这些优质客户发放包括个人授信在内的各种贷款,而那些消费信贷需求强烈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职工和农民却很难得到贷款。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上的局限性,压抑了部分消费需求。

(五)商业银行重视发卡数量忽视交易额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信用卡使用率极低,存在大量的“睡眠卡”。这与银行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关,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的推广上不以刷卡交易金额为指标,而以办卡数量为硬性考核指标,发卡数量和交易额不成比例发展,既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又不能很好发挥信用卡的功能。而且一些中小商业企业认为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用高,侵蚀了自己微薄的利润,对刷卡消费存有抵触情绪,也导致信用卡交易额增长较慢。

(六)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但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在信用记录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商业银行还反映该系统存在信息不准确和信息更新滞后,影响对客户资信的评价。

(七)缺乏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一些司法解释也对银行形成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抵押物的处置上容易产生纠纷。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覆盖面有限,失业、医疗、养老、教育这四大顾虑使得人们选择降低消费来积累资金。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1实行税收优惠和减免息政策。天津市为吸引人才制定了相关政策,对满足条件的人员购房购车给予税收优惠,这对于刺激消费有一定作用。目前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也可以借鉴类似的做法,考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原因在于这一收入群体庞大,虽然收入不高,但消费的潜在需求较大,政府可以通过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增加其消费能力央行可以针对这一消费群体,对其消费信贷制定减免息政策或显著增强免息还款期等措施,切实减轻其负担,将其培养成为消费信贷的重要客户群。

2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商业银行审批权限的过度上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央行可以考虑制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根据消费信贷品种不同适度下放审批权限,从而缓解基层行过分追求“零”风险而出现“慎贷”、“惧贷”现象。同时,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满足一些急需资金客户的需求。

3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消费信贷体系。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突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在消费信贷领域的地位,利用其贴近市场和更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消费信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增强银行、商家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如汽车金融公司就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消费信贷主体。

4改变股市低迷状态,恢复投资者信心。我国股市近几年持续走低,导致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因此要切实采取措施促进股市活跃,一方面提高投资者收益,增加即期收入,另一方面恢复投资者信心,增强其对未来收入的良好预期,进而带动消费的不断增长。

(二)加大消费信贷业务创新

1细分客户,创新产品。商业银行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出发,深入调查,细分客户,根据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不断推出个性化的消费信贷业务。一是重点开发高端客户的消费信贷品种;二是充分挖掘城镇下岗人员和农村人口等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贷潜力。针对在农村信用社申请了小额信用贷款并按期归还、信用良好的农民,可以在其申办消费贷款时给与便利的手续和较为优惠的利率;三是开发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电脑等消费品的信贷产品;四是开发出国留学贷款品种;五是研究女性消费信贷品种。

2提高信用卡在消费信贷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加大营销宣传力度,使刷卡消费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二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改变现有以发卡数量为考核标准的激励机制,而采用信用卡交易额为标准,把“睡眠卡”排除在考核范围之外,激发员工的营销活力。三是扩大信用卡使用范围。一方面开展银行与商家的广泛合作,使更多商家加入到信用卡的推广中来;另一方面扩大信用卡消费商品的范围,如旅游、教育等。可以考虑采取信用卡的方式,使旅游、教育与普通的商品一样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简化贷款审批的复杂手续;四是延长分期付款期限。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最多不超过24个月,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某些商品的付款期限,降低月供额,有效吸引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加入到信用卡消费的行列中来;五是适当降低手续费,同时对与银行开展信用卡合作的商家在其他业务上给予优惠,激发商家与银行开展全方位合作的积极性。

(三)完善与消费信贷相关的配套体系

1逐步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当前,个人信用体系在人民银行的组织下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今后应该多种途径搜集更多个人信用资料,同时加强对已有客户资料的更新,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借款人各方面的信用状况。其次,加快信用立法步伐,通过立法,使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使用有法可依。再次,建立失信惩罚机制,通过公开信用较差客户的信息,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甚至使失信人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

2尽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预期。大力发展养老统筹保险、医疗保险及各类商业保险,调整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实现消费者收支预期平衡,消除其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

3抓紧落实资信评估、担保、法律等多项保障措施。成立专门的个人资信评估机构,根据借款人的职业、收入情况和历史信用记录等相关资料,对个人进行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降低银行的贷前审查成本加快担保、资产评估、拍卖等机构的发展,尽可能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同时,建议在现有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消费信贷法》,对消费信贷所涉及的法律制度真空进行补充或修订,使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

课题组组长张起良

课题组成员周民军张贵娓

上一篇: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研究 下一篇:银行存差逐步扩大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