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

时间:2022-07-01 11:05:14

浅析高职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

摘要: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文秘类、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充分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汉语;语言教学

现代汉语是高职汉语言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现代汉语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一、高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现代汉语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目前各类院校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虽然进行了各种尝试,课堂教学效果却依然欠佳。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多数学生反映这门课过于抽象且实用性差,认为学习“现代汉语”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帮助不大。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式的影响,教学基本沿用传统模式,授课时忽略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重理论,轻实践,没有把握“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因此,高职教育的目标设定与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目标无太大差异,这使得二者的差异性无法凸显。

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

现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几个模块。目前通行的教材对这几部分内容的介绍都比较陈旧。词类划分、句法分析、修改病句及修辞格式等内容与中小学教材重复较多。教材用例大部分和现实生活脱节,这与现代学生的语言审美形成了一定代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目前,高职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手段落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转变,多数教师仍旧进行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理解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相对较差,于是现代汉语课堂往往就变为教师的天下,教师独霸讲坛,滔滔不绝,与学生间的互动较差,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信息吸收率较低。此外,由于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种填鸭式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听教师庞杂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位置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非常被动。

4、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标的重要环节。“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现代汉语课程考核基本以期末笔试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太注意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部分同学靠考前圈重点、复印笔记、突击复习一两天等方式准备考试就能基本过关,因此,那些平时用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同学,在最终成绩方面与不努力的学生往往差距不大。此外,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分布及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学习和评价的分离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高职院校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

1、切实明确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大学本科的学生而言,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培养他们探索和研究语言的能力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我们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一是基本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知识,熟练掌握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获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证书。二是基本掌握汉字、词汇、语法及修辞等知识,口语表达准确、流利,书面表达简洁规范,文通字顺,提高语文阅读、表达、理解能力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

2、学以致用,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语言的变化也非常迅速,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学要紧跟时代。我们以贴近生活、满足运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对市场和学生的有关调查,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比如语音部分教学中的理论部分可以不单独讲授,而是在语音训练中结合学生的发音讲授,同时组织学生初步调查母语和普通话的差异,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母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习得良好的普通话语流样态。此外,还经常性地举办朗读、演讲、戏剧、小品排演等活动,在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感性认识。汉字理论在汉字的规范书写部分讲授,利用周末或者每年的推普周组织“啄木鸟”活动,让学生去调查招牌或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

3、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学习是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尝试的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小组是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通常由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一般在五人左右,小组成员就共同关心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并且在小组的学习中学生感到了协同解决问题的益处,在学习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往往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方法。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成人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它是现代教育观念、思想在实践上的具体体现,成为现代远程高职教育中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与面授、网上学习、自学同等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补救、巩固、深化,拓宽思路,吸收各种知识。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课程考试和社会考证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语言能力是在一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社会考证可以验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可以尝试与社会考证挂钩,如指导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和“导游资格证书”等。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把普通话考证和现代汉语课程考核联系起来,大中专毕业生的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级乙等的要求。把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口试成绩和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达标成绩联系起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练习欲望,学生由被动练习变到主动训练,现代汉语语感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多元评价突破了单一“知识型”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岗位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汉语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肯努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寻找一些教于乐的指导思想和现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努力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可以圆满地完成这门课程锁赋予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宇翔. 浅谈高职文秘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J] 2009

[2]潘丽君 创建高职院校现代汉语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 2009

上一篇:新时期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