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诗 悟其情

时间:2022-07-01 10:04:52

品古诗 悟其情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周汝昌先生的《千秋一寸心》里谈到古典诗词的鉴赏重在“熏出一颗诗心”。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才能深入浅出,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呢?关键在于一个“熏”。要通过鉴赏、品味、感悟,熏出一颗诗心: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二、由人及词,品他(它)千遍不厌倦。三、咀嚼回味,一字一句总关情。

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文有文眼,诗词亦有诗眼、词眼。这是诗词的精神凝聚点,找出诗眼、词眼,就是读懂诗词的一个标志。

古典诗词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钥匙。“文眼”是作品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且能笼罩全篇的词语。它是作者“临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结果,可以使全篇更为生动,更为出色,更有意味。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找“文眼”,抓“文眼”,品“文眼”。比如《夜宿山寺》的诗眼就是“高”,品读时抓住这个字,就能由此入手向两头拓展开去,启迪学生的思路和联想,走入那个幽静的山寺中。品读《秋浦歌》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抓住诗“眼”——“愁”,调动学生感官,进而顺着“文眼”找出一条清晰的“文路”,理出作者真挚的“情感之路”,探究旨趣。对于文眼的运用,还可以多篇文章的文眼为诱发点,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这样立足文眼入手分析诗歌,便可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精魂,对的诗词解读更加整合,更有深度,更有意蕴,更有情趣。

二、由人及词,品它千遍不厌倦

古典诗词教学重在一个“熏”,何为“熏”?就是通过诵读、领悟,感受,使古人的心和学生的心碰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感情,还能够互相体慰。“熏”要得法,使之潜移默化,自然而然。

(一)讲述故事,了解作者其人

古诗词教学的第一难,就难在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甚远。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说读诗,读词,一定要知其人,论其世,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篇诗词。

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用故事内容代替生硬的讲解,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其实,作者的人生便是一个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是扣响学生心扉的最好钥匙。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我以故事开场,用故事的形式把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外界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向学生娓娓道来,有效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孩子们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验角色,走进人物内心

诗词,可以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言尽而意无穷”。它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这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体验角色,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古典诗词教学中,学生对诗词中情境的体验,就是让学生的情感与文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在体验的过程中,或爱或憎,或喜或悲,都是学生与诗词与作者交流、移情的过程。所以,古典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角色体验、情境体验,要积极创设文中展现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当中,就能使学生消除与文中内容的距离感,积极地产生情感共鸣。

(三)低吟浅唱,升华审美情趣

诗词,相对于白话文,极富音律美,本身就具有歌吟的性质。它的押韵,节奏皆出于中国文字的特色与人类生理上一种自然的结合而形成的形式。怎么才能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意境的感悟,对古典诗词音乐美的感受呢?不妨低吟浅唱,彰显古典诗词的鲜明个性。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可以配悠扬的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孩子们跟随音乐由低声跟唱到高声和唱,走入那个宁静的小乡村;教学《水调歌头》时,可以唱一曲邓丽君《明月几时有》;学习《春望》时,配以悲怆的《十面埋伏》……低吟浅唱间,就是诗词语言的音乐化,就是学生语言的再创作;低吟浅唱中,就是师生对古诗词的语言、节奏、情感交融的过程;低吟浅唱间,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语感。

三、咀嚼回味,一字一句总关情

中华民族创造了汉字语文,古典诗词就是语言的艺术,所以一切鉴赏,各式各样的品读、感悟都要立足语言文字,从咀嚼语言开始。

古典诗词,讲究煅字、炼词,字字含情。那“明天何时照我还”的“还”藏了多少思乡之情?那“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含着多少欢娱?那“路人借问遥招手”的“遥招手”中又有多少童趣?所以我们提倡教学欣赏古典诗词“不求甚解”,是指重领悟,重体会,不生搬硬套、断章取义、浅尝辄止,决不是提倡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对于诗词中的关键字、词,教师不是简单地将诗句的意思简单直译,而是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或展开想象,或比较推敲,或深度解析,或体验表演,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很好地贯穿于其中,体会炼词炼字的妙境。这样古诗教学才有生命,有活力,更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古典诗词,就像是意蕴隽永的中国写意画,重在欣赏内在神韵。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能拘泥于简单的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鉴其魂”、“悟其情”,“品其韵”,熏出一颗千秋“诗心”。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自改”“互评”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