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战国最酷校园

时间:2022-07-01 08:42:53

走进战国最酷校园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我曾到过“云梦泽”――这三个字是洞庭湖更富有诗意的别名。因此,在去云梦山之前,我绞尽脑汁,思考这雅号相同的一山一泽之间,到底有什么“亲戚关系”。我想,如果有的话,那也一定是远房,它们隔得实在不近,“云梦泽”在湖南北部的岳阳境内,而“云梦山”在河南北部的淇县境内。两省中间,还插着一个诺大的湖北省。

到了淇县之后,从当地人嘴里我知道,它们确实没有什么“亲戚关系”,连八竿子打得着的远房都不是。但习惯于咬文嚼字的我仍然纳闷,难道仅仅是巧合?

等到登上云梦山,面对那云蒸霞蔚,回想一年前见过的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我突然想到刘禹锡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在这同名的一山一泽上是如此的若合符节!

是的,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那灵气!一个“云”字,一个“梦”字,看似平淡无奇,但两个字叠加在一起,一种朦胧灵动的诗意油然而生!

更为有意思的是,洞庭龙王的传说穿越千年,而云梦山上还真住过一位“仙人”――鬼谷子。

天底下最酷的老师

中国人讲“天地君亲师”,师徒关系颇为国人看重。一般来说,这里面有两种情况挺有意思。第一,师父有名,徒弟也跟着有名。这种情况的代表人物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在中国的名气可谓无与伦比,因此他那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中的颜回、曾参等人也跟着进了孔庙“配享”牺牲玉帛。第二,徒弟有名,师父也跟着有名。鬼谷子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人物。找个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来问问,鬼谷子是谁?他可能会说,鬼谷子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人的老师――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纵横捭阖于战国舞台、能把历史弄个底朝天的角色!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一个佩六国相印,一个居秦宫冢宰;庞涓、孙膑统领百万大军,分事魏齐,你死我活;毛遂自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你再问,鬼谷子做过什么?他可能回答你,教这些学生呀!然后呢?然后就不知道了。

这不奇怪。相比于孔夫子,鬼谷子这名气来得似乎更为轻松――不需要亲自在牛车中颠簸于列国之间,汲汲惶惶如丧家之犬。鬼谷子他老人家只需要派出几个学生,指点江山,巧舌雌黄,就足以让列国社稷易位,风云变色!而他老人家的名气,便逐渐逐渐地飙升起来,如日中天逾千年;而他老人家的行踪,却逐渐逐渐地诡秘起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以至于两千年后,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来到云梦山下,拜谒他老人家的足迹。

鬼谷子,天底下最酷的老师。

天底下最酷的“校园”

天底下最酷的老师,当然要挑天底下最酷的“校园”。

实际上,甚至这位老师现在广为人知的名号,都是源于这校园的。这校园就叫鬼谷。而这老师的本名――王禅,反而鲜为人知了。

鬼谷是云梦山的一条谷。

从地理上讲,云梦山位于华北大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剑绣峰、龙王峰、玉帝峰等几个主峰组成,海拔不足600米――说它“山不在高”也真名副其实。

最酷的老师最会选风水,据说这鬼谷呈“九龙聚会”的格局,在风水上极为少见。几个主峰的九道山脊和山谷交汇,在其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就是鬼谷。

鬼谷子王禅据说就隐居在这里,他那些牛气冲天的学生,据说就在这里上课。

这个“校园”足足蜿蜒有五公里长,鳌背峙峰,幽深莫测,阴风习习,幽气森森。两侧山势陡峭,一条清溪从谷中流过。清代的何士琦这样写道:“林木茂密,野桃垂垂,山椒离离。时见老妪野叟荷锸樵汲,宛如先世避秦之人焉……则非后尘凡境矣!”

这确实是一个世外桃源。不过从这个世外桃源走出的学生,捣鼓出了后来桃源的人们所逃避的大一统的秦。运思及此,不禁唏嘘。

书归正传。让我们继续参观这方校园。

校长办公室兼卧室――鬼谷洞

校园中的“校长办公室兼卧室”叫“鬼谷洞”,又唤作“水帘洞”。它位于云梦山东段的半山崖上,面北坐南,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

洞口右上方,有一幅对联:“天开道眼,山透玄心”。这对联刻在这里,让人感觉跟作为校长大人的鬼谷子的品味格外合适。

洞顶钟乳石,变幻着千姿百态的造型。水珠沿着倒垂的石笋滴到地上,叮咚作响,水声宛若天籁,这校长大人不用CD音响,就可以在音乐中闭目养神了。

校长大人也不用“自动饮水机”。泉水在洞内形成一个小潭,弯腰正好舀取。我们到达时,潭边正好有一位农民用壶舀水上来买,两元一壶,说这才是真正的矿泉水。他又当场舀了一壶,我们立即买下来。泉水下肚,清冽甘醇,一个劲地羡慕当年校长大人的好福气。

在进洞的路上,地上两条平行的浅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牛车的辙迹。当年,校长大人经常乘坐牛车进出此洞,久而久之,就留下这车辙,从洞内一直延伸到洞外。看来,这位校长大人虽然没乘上奥迪或宝马,但是他的牛车也颇为先进,因为人家这可以算是“有轨牛车”了。

顺便说一句,在当年“车库”的地方――也就是牛圈,人们还塑了青牛像。这牛如今被人尊为“仙牛”,它的卧室被尊为“仙牛洞”,洞口有联曰:“出水帘跨幅青牛,执拐杖驾起祥云”。但愿这仙牛如今没有下界成精,不然,如果看到如今衮衮诸公的奔驰、宝马或者劳斯莱斯,它“老牛家”可能要顶出牛角怒目而

视了。

学生寝室――孙膑洞、庞涓洞、毛遂洞

校长大人兼班主任老师既然身先士卒住在洞里,学生们又岂能独居华屋?况且,他们那时又是穷小子一个,哪料到日后荣华?所以,学生们也住在洞里――传说就是这么讲的。

这些“学生寝室”都是单人间,远远超过如今本科生四人间的待遇。甚至比起很多学校住双人间的博士,这些学生们的住房标准都是很高的。但他们也没有因此弄个“博士后”的头衔挂着。

孙膑同学的寝室是最好的,位于鬼谷洞东侧,依山凿就,面阔三间。如今人们在那里供奉着孙同学的塑像,很是威风。他门口的楹联也很威风:“道讲刑名勋垂四海,胸罗甲兵气镇风云”。

孙膑同学跟庞涓同学干了一辈子的仗。最后的结局是,庞同学让孙同学丢了膝盖骨,而孙同学则把庞同学的性命给夺了去,而且还让他被后世子孙骂了几千年。据说庞同学的宿舍在云梦山北山半山腰的一个小山洞里,又破又酸。即便到如今,也很少有人光顾,杂草重生。后人还作诗说:“求学同窗手足情,贪心一动起纷争。纵使地府重言好,人间千古定骂名。”庞同学地下有知,不知听到此处,当作何感慨?

毛遂同学的寝室则离孙膑同学不远,面积有20个平方,似乎相当地阔绰了。这个能言善辩、有勇有谋的小弟子,死后据说还屡次显灵。云梦山的碑上说:“古迹之麓有毛老爷仙洞,洞总不宽敞,威灵显辉,泽被众生,有求必应焉。”

我们颇觉奇怪的是,为什么苏秦同学和张仪同学竟然没有分到宿舍呢?或者是他们毕业得早,把宿舍让给了这几个同学吧?哎,何必多较真!

教室和图书馆――演兵岭和天书崖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室和图书馆自然最为重要,这所战国古军校也不例外。

既然为军校,实战演练是最为关键的。演兵岭据说就是当年鬼谷子带领弟子摆兵布阵的地方。演兵岭是南北走向,长2000多米,海拔320米,北高南低,两侧及南端是峡谷,北侧与大峰门、小峰门相接,从东侧要走很长的羊肠小道,才能到达岭顶。

遥想当年,蟠龙阵、握起阵、师卦阵、八卦阵、万全阵等等稀奇古怪而又凌厉无比的阵法,皆在鬼谷子老师的带领下,演练于此岭之上。当一场阵摆完,或许师徒们会矗岭顶远望斜阳。在那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将是这些阵法大展威力的真实战场。

这样的课,比起那些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要更为“军事”得多。

这所军校的“图书馆”最为神秘。

在云梦山幽幽鬼谷的中段,有一方壁立千仞的自然悬崖。远远望去,犹如一方大型摩崖题记,字迹依稀可见,走进仰视却又不见文字,人称“无字天书”。

相传当年鬼谷子投奔太室山华元真人,在其门下学艺。真人传授给他一部“天书”。此书原属阴性,见日光则无字,在月光或灯光之下,才能显现出缕缕金文。据说这部书包罗万象,三韬六略、仕途经济、天文地理、星辰象纬、服食引导,无所不有。鬼谷子仙逝之际,用法术将此书托印壁上,是名“天书崖”。

这所最酷的校园中,还有很多“寓教于乐”的设施:鬼谷墟、舍身台、算壁、魔壁对弈亭、仿生坡、北桃园、南桃园……若一一细数,又太费力气,罢罢!听听名字,想必你也能猜出一二了。

“瞻彼淇澳,竹猗猗”。在回去的路上,望着缓缓流淌的淇水,历史和现实在天光云影中徘徊、交织。记得清华的梅贻琦校长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抚今追昔,又怎能不生出一丝感叹?

上一篇:埃尔金大理石谜途 下一篇:讨薪专家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