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熟的青春

时间:2022-05-14 04:25:10

震熟的青春

90后,这个被指为比80后更自我、更叛逆、更疯狂、更缺乏责任感和建设意识的代际群体,在大地松动、全国震恸之后,迅速长大,接受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教育。他们成熟坚强,仿佛一夜间蜕变。

灾难中的90后

“5・12”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高一一班。垮塌的教室里一片黑暗和死寂。90后学生朱付敏,冷静沉着,她大喊,“男生要坚强,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

体力”。

一个小时后,朱付敏发现,坍塌下来的墙壁上,有一个排气扇留下了一个洞,于是朱付敏和另外一个男生周梁,半支着身子,扳住排气扇使劲拽动。拽了很久,他们成功地把墙壁掏出一个大缝隙,全班33个同学陆续从这个救命裂缝中爬了出去。

他们是90后,沉静,勇敢。

12岁的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学生。地震之时,两层教学楼开始摇晃。陈浩很快跑下楼梯,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安全地带。这时,他回头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他立刻转头向回跑,把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一瞬间,三四米的砖墙倒下来,那个被他救出的女同学安然无事,陈浩的背部和双腿却被埋在厚厚的瓦砾之中。

“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陈浩被送进医院时,已经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之处。

与之类似的还有这样的镜头:一个高中同学在地震时眼看墙壁要倒下,推开边上四位同学,自己被压,身负重伤。当别人问他:“你就不怕死吗?”他回答说:“这是我的本能。”

12岁女孩白乐潇在地震中,拽断自己胳膊为同学让路;初三学生马健,双手刨土4小时救出同学;高一学生晏鹏,不顾危险救同窗最后舍身;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女生何翠青,因救同学而被埋50多小时,最终失去右腿;二年级小学生刘畅,被称为曲山小学英雄。因为在地震时,他带领班级同学成功逃生30余人……

他们是90后,无私,富有爱心。

段志秀,有个特殊的名字:坚强女孩。她是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被救出,伤情危重,经过5天抢救,神志才清醒。在得知自己左腿被截肢后,她没有流一滴眼泪。

5月16日下午5点,北川县城,有一股从背后深山转移出来的人流。他们神情凝重,眼神充满着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别离。就在这人流中,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缓慢行走。从早上5点出发,他已经走了12个小时。

他们是90后,在灾难中学会关爱,在艰难中激发坚韧,在绝地中寻找希望。

也是他们,90后,一个被认为是让社会宠爱和忧虑的群体。

地震让他们成熟

地震之痛,对90后而言,是一场生命教育,根植于现实之中,远离于教材之外。地震之灾成为国家大考的同时,也是对90后的一次心灵洗礼。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我们自己慢慢地走,我们在灾难中学会长大”。这是一个90后高中生的日记开头。

他们反省大多数的同代人没有遭遇过重大的人生挫折,没有经历过人间的生死别离,更没有面对过巨大的自然灾难。但他们通过广大的、社会自发的志愿群体不知昼夜地奔劳,通过那些诞生于瓦砾废墟中的生命奇迹,他们开始学会敬畏生命,担当社会责任,主动传递爱心。

现实中,无数的90后加入到志愿队伍中。志愿二字,意味着主动承担某种责任与使命。

17岁的女孩王思凡,与千百万受灾群众类似,在地震的一瞬间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东西。刚被安置在绵阳的九州体育馆时,她对当时的环境深恶痛绝。所有人都睡在地铺上,被子脏乱,她不习惯。但两天后,她判若两人,不再反感,她想的是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原本烫得像方便面一样的头发利落地扎了起来,浓重的眼影擦去了,鼻孔左边的鼻环、嘴唇下面的唇钉都被她悄悄剪断。每天,她为行动不便的受灾老人喂水喂饭。由于年纪偏小,她在群众队伍中并不扎眼。她没有被承认志愿者身份,只是挂着跟其他群众一样的“救助证”胸牌。

一次生死灾难,成了这群孩子成长的淬炼机会。

5月22日,一名小学生将报纸捆绑在自行车上。他是四川省什邡市小学生“报童志愿者”之一。地震发生后,休课的当地小学生自愿组成“报童”队,为当地受灾群众和救援工作人员送递报纸,提供最新的救援信息。

来自北川县16岁的张文进是个羌族男孩,地震中,被埋了整整6个小时后,被人从废墟中救出。他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一定要做点什么。

大地震让他失去了父亲,失散了很多亲人,只剩下母亲和刚过3岁的妹妹。跟随受灾群众来到绵阳九州体育馆后,张文进立刻报名做了名志愿者。

属于90后的他,在帮助别人时,仍旧固执地坚持己见:坚决不管那些坐等救助的健康年轻人。

因为九州体育馆内对母婴灾民严格保护,不能随便出入。张文进谢绝了与母亲、妹妹一起入住体育馆。他自己说,在羌族人中,男孩到15岁就已经算是男人了。

被改变的责任

地震之后,山河变色,中国年轻一代迅速挺立。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的眼中,90后的孩子们,突然长大,学会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厚重,也学会了对当下生活的珍爱和

反省。

老向,是四川广元的一名公务员。16岁的女儿被他视作掌上明珠。地震发生后的次日,老向忙碌了一个通宵之后,准备回家洗澡换衣服。那时,大家都还很紧张地挤在室外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过夜,可女儿却非要陪父亲一起回到楼上的家。

在老向临出门时,一直坐在客厅里的女儿突然拉住他,认真地说:“爸爸,你千万小心。”说这话时,女儿的眼泪已流下来。

“这么多年了,从来都是女儿去上课时,我对她说要小心;这次,是女儿对我说,第一次对我说。”老向高兴地说。

后面的日子里,老向和妻子每天上班,而学校提前放假。女儿一个人在家里,每天收拾屋子,为父母烧饭。这也是16年以来,她第一次这样做。老向曾和女儿提议,要她去成都的一个亲戚家住几天,那样会更加安全。女儿则一口回绝:“一家人要在一起”。

90后女孩清清,是汶川蓥华镇中学一名美丽好学的初一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她被埋在教学楼的废墟下。幸运的是,她被救了出来。她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5月20日,什邡县城的两位高三学生在避震棚边的路灯下复习。这两位高中生表示:尽管高考推迟了,他们还是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震后,四川青川一中学受灾,800多个高三学生被转移到“帐篷学校”。中午12点下课吃饭,之后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但这些学生在这个休息时间内并没休息,无一例外地在帐篷教室里看书,讨论题目。当地的气温达30多度,老师劝学生要注意休息。可这些90后们都嘴头上答应,却没有一个离开座位。

当了17年老师的教研室副主任说,“地震后复课的这段日子,学生们自觉了许多,这是我当了17年老师中看到的最自觉的一个阶段。以前说了一千遍的道理,他们未必听得进,而这次,他们是真的知道了”。

央视的赈灾义演晚会上,高三女生白琳哭得很伤心,她的泪水是为了她的同学、她的学校、她的家园而流!“叔叔阿姨们,你们知道我在逃出教室的那一刻看到了什么吗?我看到了4层高的教学楼一下子成了两三米高的废墟,废墟里全是同学们血肉模糊的胳膊和腿啊!”当主持人问她会不会参加今年的高考时,这位坚强的小姑娘的话又一次让人热泪盈眶:“我一定会去参加今年的高考的。我要好好努力,回来建设我们的

家园。”

反击

90后曾被不少人称作“草莓族”――外表鲜艳,却经不起挤压寒热。

90后的新兵们,则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反击”。

许波,是武警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支队47名“90后战士”的一员。他的家在四川成都,条件优越,从小没吃过苦,更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平常就连杀鸡的勇气都没有,更不用说在废墟里挖遇难者遗体。

然而,5月14日,在部队到达灾区一线时,他第一个冲进废墟,全然不见“娇兵”的影子。他的大队长郭胜峰说:“这孩子经过这次震灾的考验,变得成熟勇敢了。”

在搜寻遇险群众、搬运遇难者遗体、转移重要物资等救灾抢险战斗中,许波有着这样的一次经历:在一处倒塌房屋里,他的双手已被砖头瓦块磨得鲜血淋淋,顾不上包扎,直接将压在遇险者身上的废物清理完毕。正当许波弯腰准备抱起遇险者时,突然有块重达上百斤的混凝土块垮塌下来。情况万分危急,他不顾危险,直接用自己的肩膀死死顶住混凝土块。在战友的帮助下,他才成功脱险。

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电视节目中说,“之前我们过多的关注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却忘了去了解他们本来是怎样……在这次地震大灾中,他们有这样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责任感,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美国雅培公司研究员王小卫认为,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后,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表现出了非常独立的思考和思维方式。其勇气和热情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其信念也是很让人感动的,希望能够继续下去。

曾几何时,网上流传着一首关于80、90后的打油诗《大地震让我们懂得了》:“我们懂得了痛苦/我们懂得了感谢/我们懂得了真诚/我们懂得了坚强。有人说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一代,是独生的小太阳、围绕的中心,自私与自我最严重的时髦青年。”

这位年轻的作者在诗中慨叹“新生代被误解”的无奈:怎么解释也摆脱不了世俗的误解,即使有一颗流星闪亮划过,有人说那也不过是一次偶然。

文中写道:大地震,让我们懂得了国旗降下一半是何等的惨烈/我们懂得了最大的悲痛是全国人民的志哀/我们懂得了最平凡里有最大的感动/我们懂得了将痛苦和希望都溶进烛光/我们懂得了敬佩别人的奉献和自我奉献/我们懂得了感恩的气节也非常的高尚/我们懂得了怎样重新去认识生命的价值/我们懂得了人类的关爱无边无疆。

有90后网友在诗后留言:“误解的背后是延续了一种长辈强权的悲哀。前辈们以近似冷酷而又理智的思维意识肆意想象着落寞。而那只不过是一种思维意识主体,而不是真实。而我们所要做的,是真实地活着,用我们的行动向世人呈现我们的生存态度与意志。”

90后如此标榜着自我,也以该群体特有的叛逆来“反戈一击”。

上一篇:民生为重 第7期 下一篇:真我一代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