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数字化的门诊系统

时间:2022-07-01 08:00:11

构建全数字化的门诊系统

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看病难问题,构建全数字化门诊、急诊系统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其中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中大医院,而分级就诊体制的不健全更加剧了大部分病人往大医院就诊的状况,导致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居高不下,引发了看病难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门诊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少医院还实施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但大部分门诊系统还是以收费为中心,病人的就诊流程并未得到有效优化,因此如何规划和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数字化门急诊就诊系统来优化病人就医流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福州总医院是一所有1300张床位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军区总医院,2000年以来,在全面实施国家金卫“军字一号”工程高级版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开发了功能齐全的门诊、急诊信息管理系统,门诊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全面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全面建设。

数字化门诊系统的设计原则

1. 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是构建全数字化门诊、急诊系统的首要原则,通过在门诊实现就诊一卡通,并与预交金收费模式或与金融卡建立关联,减少了各种排队环节,有效缩短了病人的无效等待时间。

2. 与各业务系统集成

通过与住院、检查、PACS、LIS和心电图等临床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全数字化的门、急诊就诊流程,同时医生在自己的工作站上就可以调阅病人的各种临床诊疗信息。

3. 综合利用各种成熟的技术手段

门诊就诊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和随意性大,因此门诊信息系统建设一定要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并利用各种公共信息平台。条形码、各种卡(含磁卡、IC卡和RFID卡等)的应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输入错误,方便病人身份识别。而短信平台、因特网和电话语音服务等公共信息平台会极大拓展医院信息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优化病人的就诊流程。

门诊、急诊就诊系统的构成

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完整的门急诊就诊系统主要由就诊卡管理、挂号、门诊排队候诊、门急诊医生工作站、门急诊收费、执行点费用确认、急诊留观管理、门急诊药房管理、药品后台摆药、自动摆药机发药、门诊病人综合服务和与住院、检查、PACS以及检验接口等子系统。下面简要介绍这些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就诊流程:

1. 基于预交金或银行IC卡的就诊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门诊采用预交金就诊模式可以有效地优化病人的就诊流程。具体做法是:初诊病人就诊前办理就诊卡并存入足够本次就诊的费用,即可直接到诊室排队侯诊; 复诊病人只要卡里有足够的费用,即可直接到诊室排队侯诊,省掉了挂号这一环节。药品费用直接在医生站刷卡扣费,检查和检验费用直接在执行点刷卡登记扣费,又省掉了交费这一环节。特别是一些在门诊诊室检查和治疗的小额费用直接在诊室扣取,非常方便。

现在不少地方因为政策限制无法直接采用预交金就诊模式,那么,可以采用银行IC卡或采用预授权模式。

银行IC卡具有电子钱包的功能,主要用于10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消费者在使用银行IC卡进行交易时无需提交个人密码,使用上类似于现金。如果把银行IC与医院内部就诊卡结合起来,同样可以达到预交金就诊模式的效果,而且还无须在医院建立账户,安全性更高,资金也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预授权模式与预交金就诊模式类似,病人也要在医院建立账户,不过病人不是存入现金,而是通过银行预授权方式先冻结银行卡里的部分资金,把冻结的金额存入病人在医院的账户,就诊完后把剩余部分解冻。此方式安全性比较高,资金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缺点是预授权时需要与银行建立实时连接,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2. 门诊后台与自动摆药系统

后台摆药 医院门诊药房取药是医院病人排队和等候时间最长的地方,如何实现药房取药不排队,怎样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也是构建全数字化门诊系统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里提出后台摆药的设想,而药房不接收病人手中的处方,由后台自动发送、接收、打印处方、后台摆药,前台核对发药。后台摆药的实施减轻了病人的药房排队,在病人未到之前就开始摆药,改变了传统的先收处方后发药的工作模式,如果病人处方还没摆好,病人只要坐等呼叫取药,不需要将处方先送到药房(送处方由后成)。

自动摆药 近年来一些医院引进了全自动包药机,全自动药品包机是通过医院HIS系统传送医嘱信息,将一次药量的药片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个药袋内的设备。自动包药机用于门诊药房的调剂业务,替代人工作业,以达到迅速作业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目的。

自动药品单剂量包药机的摆药模式为“后台自动摆药,前台发药”模式,当病人的摆药信息传输到药房后,通过接口程序传送到自动包药机,包药机根据医生的处方信息自动精确摆药,将一次药量的药片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个药袋内,药袋上自动打印出药品的服用时间、用药说明、剂量等,发药人员通过核对后可以直接把药品交给病人。自动包药机的使用实现了后台全自动摆药,解决了摆药时间慢、取药难的问题,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节省了人力成本,做到病人随到随取,同时自动包药机的使用,限定了医生只能根据规定的天数和用药剂量来开处方,杜绝了病人一卡多用和搭车开药的问题。

门诊病人综合服务系统

医院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公共信息平台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利用手机短信、因特网以及电话语音可以为病人提供各种通知、预约挂号、病人自身的就诊信息如化验、检查、体检和门诊费用等查询、医生出诊情况、科室和医生介绍等查询。医院还可以利用短信来对患者进行业务宣传,如医院动态信息、本院特色诊疗服务项目等。

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门诊病人综合服务系统从而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数字化门急诊系统的必然要求。门诊病人综合服务系统主要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1.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让患者能得到亲切友善和周到的预约服务,给病人带来了更直接的好处,让他们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预约挂号服务让长期看病、工作繁忙以及异地看病人群直接受益。

2. 患者信息查询

所有持有医院就诊卡的患者均为医院的会员,他们在医院就诊期间享受到了各种医疗服务,有许多服务项目,如化验、检查、体检和门诊费用等均需患者一段时间后到医院来查询,给病人造成了不便。若能通过综合服务系统提供这方面的查询,会给病人提供更加快捷和便利的服务。

3. 医院信息查询

医院作为服务性的行业要利用各种途径把各种服务项目告诉患者和社会公众。利用手机短信这个现代传播媒介,患者完全不用跑医院,医生出诊情况、科室情况、医生介绍尽可在综合服务系统中查询。

4. 医院信息

通过医院短信系统,可以极为方便地向医院患者进行业务宣传,如医院动态信息、本院特色诊疗服务项目等,为医院提供一对一的业务宣传渠道。

5.信箱咨询服务

通过医院综合服务系统,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健康和医疗保健常识的咨询,患者有什么问题想要咨询,可以给医生发送咨询短信,医生通过短信回复患者的问题,方便简捷。同时主治医生可以定期通过短信向出院患者进行病情跟踪。

目前,福州总医院已经在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建设,实施效果明显,通过整个流程的优化,门诊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通过卡的运行还降低了门诊纸质的消耗,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作者单位:福州总医院)

上一篇:第十五记:中小企业信息化以点带面 下一篇:整合科技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