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加固SH高速公路软弱地基

时间:2022-07-01 07:53:44

水泥搅拌桩加固SH高速公路软弱地基

【摘要】用水泥浆与原状软土强制拌和,利用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及与土的化学反应,形成承载力较高的钙化粘土的工艺方法,称为水泥拌和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原理,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优缺点及质量检测,着重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试桩及其参数确定、工艺流程、施工控制,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软弱地基;施工工艺;控制

SH高速公路X合同段,桥涵构造物的地基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变形,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要保证桥涵的稳定,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地质分析研究,决定采取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

1、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施工原理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射口的钻头钻至预定深度后,在钻杆钻头向上提升过程中,把经空压机(或泥浆泵)加压的水泥干粉(或水泥浆)通过灰(浆)系统与钻机相连的高压胶管、钻杆、钻头喷射到土体中,使水泥干粉(或水泥浆)、地下水与土粒经钻头搅拌、碾压凝固后在土层中形成一个圆柱状固结体,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变形。

水泥搅拌桩依据所掺人的水泥形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它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钻性土等地基。

2、水泥搅拌桩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1)能有效地减少总沉降量。

(2)沉降分布有明显的变化,桩身范围内的沉降减少很多。

(3)侧向位移很小,有利于保护桥台的桩基免受过大的侧压力。

(4)能适应快速加荷的施工条件而不致引起急剧的沉降。

(5)土中孔隙压力较低,固结慢,如桩体打人软土层,桩尖下留有软土层,将会留下隐患,加之排水不畅,土体变形很难稳定。

3、试桩

在K3+018.5、K9+484.6,K20+780.1三处试桩6根,其中干法4根,湿法2根,并当场开挖检测。在K9+484.6处对试桩4(干法)下挖至1.2m,并剖开一半桩体发现地下桩体松散,用硬物轻易剥落,说明上部含水量偏低;而试桩5(湿法)也下挖1.0m,剖开发现桩体坚实,没有松散现象。在K20+780.1处试桩下挖4.3m,桩长露出3.7m,外观规则,桩体竖直,桩身坚硬;挖断桩体,发现桩体密实坚硬,水泥搅拌均匀,中心松散部分直径约巧cm ;在更换钻头重新试桩后,桩中心松散部分明显减少(小于10cm)。

4、施工方法及参数确定

依据试桩情况,K3+018.5与K20+780.1情况相近,地层含水量大,下钻及提升顺畅,干法试桩效果良好,故采用干法工艺。K9+484.6处上部含水量偏低,提升6m左右,就有干粉翻到地面,采用干法很难保证桩体质量,因此采用湿法工艺。

依据试桩情况确定水泥用量,干法按15%水泥计算,每延米桩需掺人水泥约55kg;湿法依据试桩情况,水灰比为1:2,每延米桩掺入水泥70kg左右。

5、施工工艺

(1)整平原地面,清除地面和底下的一切障碍物。

(2)测量放样,确保定位准确。

(3)搅拌机械就位、调平。

(4)搅拌机械预搅下沉。

(5)到位后,送水泥,提升钻搅拌。

(6)搅拌机械重复搅拌下沉。

(7)搅拌提升至预定的停浆(粉)面,关闭搅拌机械。

(8)提钻出孔。

(9)钻机移位对孔,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6、施工控制

6.1 施工前控制

正式施工前,先测量放样控制桩位,桩位定位要准确;再控制桩长,要在钻机架上作出标记;最后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结合试桩结果确定喷浆(粉)工艺。

6.2 施工过程控制

6.2.1 下钻

下钻目的是切土,将土搅碎。其间要通风以免堵塞灰孔(湿拌则下钻同时送浆)。下钻时根据地质情况和以往经验控制下钻速度,一般下钻时速度稍快。

6.2.2 搅拌

钻头下钻到位前(即桩底50cm),提前泵送水泥预喷,以确保水泥桩的桩长。下钻到位后,边提升钻头,边送水泥边搅拌,送水泥的速度与钻速要匹配,前后台(机手与送灰人员)要互相配合,及时调整钻速与送灰速度。水泥搅拌桩质量关键控制是提钻的速度必须与送灰量相匹配,提到地面应埋灰20cm,以避免水泥喷到地面造成水泥浪费和地面污染。因此钻进深度比设计桩长多20cm。

6.2.3 复搅

重复搅拌的长度为桩长的三分之一,目的是保证桩上部密实。根据荷载的扩散及传递规律,有必要加强水泥搅拌桩上部的密实度。复搅的速度应稍快,应在水泥搅拌桩上部形成强度之前完成。

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时因故停浆,易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恢复输浆后再喷浆提升。若停机超过3h,为防止水泥浆硬结堵管,应拆下输浆管进行清洗。

(2)搅拌机提升至地面以下1m时宜慢速,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继续搅拌30s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3)水泥用量及其搅拌均匀性是保证水泥搅拌桩质量的关键,水泥用量必须用足,控制在士8%;必须保证桩体搅拌均匀,否则会影响水泥搅拌桩的密实度。

(4)要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发现磨损较大时应及时焊补,确保直径误差不大于1cm。

(5)应保证下钻到位,下钻深度可按深度表结合钻架上的标记控制。

(6)垂度影响桩的承载力,应控制桩的倾斜不大于1%。

8、结语

水泥搅拌桩在SH高速公路X合同段加固地基施工中效果明显,有效地减少了软弱地基下沉,提高了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水泥土搅拌桩作为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积累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桩的施工质量仍是令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它与软弱地基处理的效果直接相关。因此在施工中,对每根成桩须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桩或加强附近工程桩等措施。

参考文献:

[1]TB 10113-96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S].

[2]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路基[M],第2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JTJ 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上一篇:浅谈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下一篇:门窗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