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背后感慨有几许

时间:2022-07-01 06:19:13

山东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语文六年级上册关于《风筝》一课,教参书上认为“我”想讨弟弟的宽恕,盼望弟弟对自己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然而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以至于“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弟弟精神被虐杀而毫无感觉悲哀沉重。我则认为不然。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是因为“有过这样的事吗”加重,但沉重的症结并不是因“弟弟精神被虐杀而毫无感觉”,而是因为自己终日耿耿于怀的愁结再也难以排解,甚至连心存幻想的机会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作者“沉重着”的原因,不是因为“弟弟”对往事的忘怀,而是因为对自我、对社会的反思。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弟弟”没有心甘情愿被虐杀,更不认为“这种虐杀”是合情合理的。按常情,儿时的事情他不可能忘。因为他为能制成这样一个风筝煞费苦心――他不敢明目张胆找制作风筝的材料,更不敢张口给家长要钱来买,只是装作若无其事地在玩中捡枯竹作材料,(也许其他的材料在无处可捡的时候还有向别人乞求的吧!)并密谋了堆积杂物的小屋做园地,他在战战兢兢中制作自己的希望,放飞自己的梦想,倾注自己的期待。就要完工了,就在自由的想望要放飞的时候,“我”出现了,“我”的出现对弟弟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可以想象,弟弟当时的情状――惊恐、诅咒、哀求,或许还有些许侥幸,但是这一万中的万一到底还是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他随之踏碎的还有弟弟的心吧,苦心孤诣的制作换来的是一堆零落,飞翔的翅膀折断了,从此也许就万念俱灰了。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因力气、或因经济、或因权利只得忍气吞声,把这受伤害的波澜盖在了心底。而一旦这重压稍有松动,那时时涌动的刻骨铭心的痛啊怎能就那样风平浪静了呢?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更迭心“大”了,人后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而人前表现出来的也就一笑而过了。再则,作为弟弟的周建人以他的学识见闻,即使说出“有过这样的事吗”的话,恐怕也只是对兄长的敬重理解在支撑吧。经历了此劫的“弟弟”未必会将同样的故事在他与下代人之间重演吧。至此,于情于理,弟弟都不会麻木。

(2)“我”也并非不了解“弟弟”的心思。文章的最后作者的“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就是这一心思的直白。当年的年轻气盛让我一意孤行,一门心思认为我的设想就是最好的,弟弟对我必须言听计从,否则便视为违天命。但从未想到,若干年后竟成为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并沉淀为终生难以偿还的心债。当真正意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时候”,也许所有的曾经都涌上心头吧:或许想起了令他难忘的百草园吧,也许至今依然想对“美女蛇”的故事探个究竟吧。捕鸟、堆雪人、拔何首乌、作盔甲套在指甲上作戏,至今想起心生温暖吧,所有这些都让作者想补救过失,但那“生的条纹、胡子”真真切切的告诉作者,这无意间折断的天使的翅膀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了却心愿的时日已经不在,那扇心的大门难以敞开。转而求其次,去讨他的宽恕,可是一句“有过这样的事吗?”拒之千里之外,所以就有了他的扪心自问:“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无可把握的悲哀与自责于是乎无边无际的蔓延开来,坠的“我”喘不过气来。再者鲁迅在阅尽了人世的沧桑,经历了多重积淀后,让祥林嫂,杨二嫂、狂人、闰土说尽了人世百态,他不会不理解“有过这样的事吗?”的背后是兄弟情深作支撑。

(3)从写作目的上看,作者想批判腐朽落后的教育制度。应该说“我”的作为是个性化的,同时更有社会的普遍性,即便是到了今天竭力提倡三维教学,人文教育,但是就说与做的结合这件事上,有几人能象孔子教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做到面对两小儿的疑问直白自己“不能决”呢?有几人不一面喊着优化个性发展特长,一方面直盯分数不能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所以作者“沉重”的还有千万个“弟弟”的纵、虐杀、灵性被剥夺。所以世间充斥的肃杀与寒威令作者“沉重”。

综上所述,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十页评价的“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被虐杀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及第41页“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的观点,我认为有失偏颇。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下一篇:浅议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