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7-01 06:04:27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教育部根据国家“十五”规划,提出了基础教育战略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要求“从 2001 年起,用 5~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一、物理学科为信息技术提供 设备支持

信息技术与物理 课程关系密切,物理学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信息技术术的硬件设备都是在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上的(软件主要成长于数学),信息技术的前提是各种设备。如果没有物理学的发展进步,是无从谈起什么设备的,更不要奢望所谓的信息技术了。而且,从各中学的分工现状,也能看出这一密切关系:各校信息中心(或称“电教中心”)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大多是物理教师兼职或转任。物理学为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从某种角度讲,物理课也理当从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获益。

二、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又去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为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一些体会。课堂教学有一个“先天的缺陷”:物理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可我们的老师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束于教室内,和自然界是拉开了一些距离。不客气点说,类似于青蛙们坐在井底“研究”天空和大海。弥补的措施有二:回忆生活经历、实验重现某些过程。然而这两者的表现能力都是很有限的,在遇到一些物理情境时也表现得无能为力,比如天体之间、微观粒子之间等等。相比之下,信息技术的表现能力几乎不受这些限制。信息技术此时的出现,其意义不亚于给井底青蛙装上一台潜望镜,视野顿时扩大、思路顿时清晰。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表现力,主要有三个方式:动画模拟、实景重现、应用软件。此外,信息技术还有一个丰富的资源――互联网。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拓宽知识空间

网络资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知识库、资源库、信息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素质。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易互动、针对性强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等都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们很多能够提供在线同步教学、课堂教案、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借助于网络论坛,可以实现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共享,可以实现知识信息的最优化,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物理实验与网络整合的探究模式,在学生实验探囊取物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自己创建网页,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延伸拓展整合到网页上,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分析、加工、整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易于接受、兴趣性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解,从而检查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建议,也把“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提升了物理课堂学习的品味。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整合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引导

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物理教学,还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物理教学,教学的主导者都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设备、教育技术。不能因为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教师就变成了录像机的放映员、电脑的操作员、课件的讲解员;不能因为录像机、VCD、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限制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代替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就是要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任何信息技术手段都取代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提高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就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笔者依据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实践,认为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①要将教师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述清楚的知识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表达清楚,例如“时”、“空”概念等;②物理过程在瞬间完成,用实验学生不易观察,理解又有困难,这就要借助于信息模拟技术,以“慢镜头”重放物理过程,或将某个瞬间状态“定格”,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模拟小球的碰撞过程、平抛运动的分解过程、机械波某个质点某时刻的振动等;③要符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即在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要努力创造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留有余地,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综上所述,把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进行整合,使用得好,就能锦上添花;反之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研究,真正挖掘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潜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下一篇:小学阶段古诗文诵读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