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处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时间:2022-07-04 05:44:56

我院处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14-02

【摘要】处方是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作为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质量对于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处方管理;改进;问题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007年5月1日起施行了《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我院处方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处方前记填写不全:处方前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住院号、科别、费别、年、月、日、临床诊断等,有个别医师漏项未填写,不写诊号,年龄填写不明,不标明“岁”或“月”,诊断项书写不明或未写,影响处方审核、用药剂量的认定及判定用药的合理性。

1.2 正文内容存在的问题

1.2.1 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开具处方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或复方制剂的药品名称,有个别医师仍习惯使用商品名。

1.2.2 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书写不规范:未写剂量,只写成多少片、多少瓶。

1.2.3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1.2.4 涂改处未签字或盖章。

1.2.5 需皮试未标明试敏结果: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必须标明试敏结果。

1.2.6 用法未写或书写不正确。

1.2.7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没有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用药。

1.2.8 不合理用药严重:如用药剂量不正确、给药途径不正确、溶媒选择不当、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不合理用药既导致药物滥用,又延误治疗,易产生医疗纠纷,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1.3 处方后记存在的问题:处方后记部分为医师印章、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发药印章及药费,处方后记有未盖章情况,这样不便于识别处方责任人。

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处方管理不规范,违反了《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助长了医疗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造成了医患关系不协调,引起我院高度重视,并加强了管理。

2 改进

2.1 加强医生的业务学习:将《处方管理办法》纳入医生的业务学习中,掌握处方的书写规则,掌握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对照表及药品的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价格等信息。

2.2 加强药师审核处方的力度:引进专门的合理用药软件,在调剂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拒绝调配,发现问题及时与开方医生联系,及时纠正,确认更正后方可调配。

2.3 制定适合本院要求的《处方集》:医生和药师人手一册,掌握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价格、作用机制、临床应用、适应范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

2.4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对处方实行不定期抽查、定期审核、点评、公示,通过处方点评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减少不合理过度用药、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推进合理用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5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考评档案:加强医生合理用药的意识,严格自律,加强不合理用药的监管力度,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

只有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大处方管理的力度,才能保证医患关系和谐,维护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更有效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收稿 2009-02-09]

上一篇:加强道德规范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下一篇:浅谈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