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医药职业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7-01 05:20:47

如何提高医药职业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

摘 要: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药学的桥梁课程,针对目前医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本文分析了医药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药理学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提出适合药学从业人员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对现行药理学考试制度的思考,探索适合医药职业院校发展的药理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医药职业学校 药理学 教学改革

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较高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专业人员,其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药理学是联系药学与临床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药理学教学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消化。因此,我针对医药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对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1.把握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勤动脑多思考

高职教育是以面向基层,针对岗位,强调应用,注意实践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质量保证和经营管理管理的工作。因此药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知识的需求量大,偏向临床应用的要求较多。高职校学生普遍想要学好一技之长,也深知药理学的重要性,所以学习积极性较好。但是由于药理学多年来教学普遍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复杂难以记忆,而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生逻辑能力较差,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普遍存在兴趣浓厚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信心的现象[1]。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索更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当的降低现有药理学学习的难度,把学习内容由一贯的死记硬背总结划重点的模式,逐渐改变为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思考的教学方向。例如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或者病例分析,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针对岗位重应用的理念。

2.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1结合临床实践,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学相长。医药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药理学学生较先接触,临床课安排较后,因此学生对临床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抱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时加入一定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大大提高药理学内容的实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深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可以引入1995年在日本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从中毒事件的危害性引入有机磷中毒的途径和原因等,并且提出如何解救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实验课中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加深对这一类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2.2围绕执业药师的要求,强调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医药高职院校尤其是药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就业后主要从事药品的使用、经营和管理工作,这部分学生要参加执业药师的考试或者医院的药师职称考试。这类型的考试中,药理学知识占了一定的内容,并且在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考试科目中也涉及不少药理学内容。因此围绕执业药师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对于药理学理论性内容要求少而精、博而通。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教课教透,即少而精,多些引导,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的时间去经受主动发展知识与能力的锻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故药理教学应围绕“临床应用”这个中心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解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用药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药理知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正确执行处方和医嘱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2]。

2.3帮助学生归结知识点,易于记忆和复习。

在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相对复杂的药理基础知识点记忆性不强,往往刚学习的时候比较清晰,随着知识点越来越多,知识点相互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下降,主观能动性也有所降低。所以,把一些复杂难记的知识点作一些归纳和简化,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比如,在讲解镇痛药时,我编了一个口诀:“成瘾吗啡杜冷丁,镇痛镇静抑呼吸,镇咳常用可待因,绞痛配伍阿托品。”将一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学生既能快速记住,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3.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3.1立足理论,增强实验教学节奏感。

现代实验课程的编排,在理论教学的背景下,遵循“基本技能训练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节奏,让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学以致用,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之所以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在现代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基本技能安排的课时通常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训练,许多实验技术并未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基本实验技能能让学生在累积中打好基础,从而在实验探索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3.2与时俱进,点燃实验教学参与性。

开放的设计性案例实验是现在实验教学进步趋势,而开放教学的前提是完善的实验制度和扎实的基本实验技能。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譬如,实验设计阶段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索,实验准备阶段引入选择与探索,实验进行阶段由学生自己分析成败得失,颠覆了以往教师一手操办,学生机械完成的传统实验教学[3]。

3.3尊重伦理,促使实验教学人性化。

生命伦理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环节,现代教育追寻的不仅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端化,更强调生命的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理念需要时刻在教师身上体现,并且言传身教地灌输给广大学生[4]。

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感受与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方法、先进设备的使用和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革现有的考试方法

考试作为传统手段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督导作用。考试方法的改革是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如一再强调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验考核在整个考试体系中的比例同样促进实验教学在教育中前进的步伐。教师制定相应严格的实验考核标准,导入案例实验,考核综合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重视实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思维习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理学考试应摆脱教材与题库的束缚,融合更多的元素,考核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功力。平日的课前提问,课后的兴趣论文,课堂的案例讨论,课外的科技活动,都可以融入到现代教育的考核系统中,并且提高相应的比例,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考试是一种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更是学生和教师总结经验教训的契机。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学习中的问题与收获,转变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得考前复习、考后总结都成为学生的进步的源泉。

探索适合医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前面提出的一些经验外,教师自身的素质也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提高[5],比如参加企业实践和临床研究等,为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知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有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基础上的。而药理学的教学也将由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向与临床结合的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1-154,195-203.

[2]王芙蓉.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中国当代医药,2009,(18):132-133.

[3]胡健,李晓辉,胡友梅.医学院校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6-57.

[4]黄正华.浅谈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J].中国实用医药,2009,(17):268-269.

[5]方治平.提高教师素质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9,(2):43244.

上一篇: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的探索 下一篇: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