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时间:2022-07-01 05:12:20

浅谈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 要:中职文学欣赏课是语文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中职学校开设文学欣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学生眼界,为中职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的继续教育或自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文学欣赏;教学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包含了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及其作品的统称,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它既是语言又是艺术,它同音乐、戏剧、绘画等并称“美的艺术”。文学欣赏是文化传承、感受的方式,下面谈谈在中职学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感想。

一、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

1.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2.部分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3.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4.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功底差,对文字或句子都没能把握准确。很多的中职生对于文字性的学习颇为厌烦,加之语文知识功底不强,对词语、句子的一些读音或理解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渐渐形成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厌烦。

二、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中职学生文学欣赏的途径

1.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职学校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学校层面或者专业层面上,由学校或系部统筹计划安排,挑选典型、经典诗歌、散文等作为晨读必须掌握作品。通过班级、系部层面一一要求每个学生能分析欣p几篇代表文学代表作品,主要持之以恒,中职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开展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在中职学校开学文学作品晨读,在期末或期中定期以班级、系部、学校举办文学作品朗诵、赏析,在晨读的后期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总结文学作品晨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语文课程中应把词汇、语句理解列入重点内容。基于大部分中职生对常用词汇、语句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加之文学欣赏课程其实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那么基于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应当放置于语文课程教育的重点。在语文课程中把基础性的认字、词句理解等基础性问题解决后,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学可以把更多的文学欣赏进行一一分析,慢慢赏析,细致品读。

(二)教师文学欣赏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中职生学习文学欣赏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欣赏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单一方式改革多样化的文学欣赏教学。文学欣赏课程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文学欣赏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文学欣赏应把文学审美教育作为实现根本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塑造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上,拿《孔乙己》来说,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文章精彩部分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诸如此类有语言对话类的文学作品,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找几组学生角色扮演,在活跃的氛围中对比、思考、赏析主人公的语言和文学欣赏的妙处。

文学语言的艺术,其次表现在它传达情感的强烈性、浓厚性方面。描述表达物类的文学,采用视频播放、图片等形式形象展示,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诸如此类写物的文学,往往是以物喻人,精神的提升,采用视频、图片,从图形、声音展示,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吸收文学精髓。

语言的艺术,最后表现在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方面。对于此类的文学作品,很多已经被人们深深喜爱,改编为歌曲,此类作品可以通过它的音乐或歌曲欣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付玉东.对职业院校文学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2011.

[3]尹缉熙主编.文学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妈妈的账单》课堂观察报告 下一篇: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