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

时间:2022-07-01 10:05:46

浅析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水价与水资源供求关系严重背离,水价杠杆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等,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重要原因。由于自来水的不可替代性和社会性有别于其他商品,尤其是当前国内大部分水司仍属国有企业,国家利用税收减免和地方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使自来水成为典型的计划经济产品,使供水行业长期被人们误认为是旨在向社会提供低价格的公共必需品的公益性行业,水价更成为政府不愿轻易触碰的敏感字眼。然而调整水价需经过成本测算、论证、听证、审批等复杂的程序,使供水企业销售收入难以增加。此外,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水源水质恶化、煤电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制水成本不断上升,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日趋紧张.增收节支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相对于增收工作,如何倒逼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对于供水企业来讲更重要。

一、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

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权限范围内,对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控制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采取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和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成本预测计划提供信息。成本控制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动力电等生产经营费用进行计算、调节、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企业潜力,降低成产成本的一个途径。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即定的利润等指标,一般应确定目标成本指标 ,以便于进行考核,其中进行成本控制是保证目标完成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成本控制可以及时揭示生产过程中成本指标与计划的差异,从而进行纠正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并不仅仅是保证完成成本计划,更重要的是通地成本控制的实施能够超额完成,成本计划,达到最佳效果。

成本控制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直接能够体现经济效益的措施就是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这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系统的综合作用,供水企业也不例外,而较高的成本水平是影响企业赢利的重要障碍,所以降低成本是大多数企业工作的重点。而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实行严谨的控制手段,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节约材料物资消耗,通过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只要成本控制严密,完善并得到贯彻实施,就有有效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避免贪污盗窃、丢失浪费、计量不准等弊端的发生。

供水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首先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将当年要完成的经济目标,如供售水量,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预算、产销差率等按各单位的生产规模、职工人数等分解到各水厂、供水管理部门。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是测定生产成本指标,水厂的成本指标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标主要是制定原材料和动力电的单价和单位消耗量的指标。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工资、福利、管理费及维修费用。供水管理各部门的费用主要为管网维护、维修费、营业费用、其它固定费用三项成本。承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全公司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及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在制定成本目标时要剔除特殊因素,考虑生产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增可预见的成本加以分析。

承包单位执行承包经济指标

为更好的完成成本指标,必须加强承包单位对责任成本的可控性,将影响成本增减变动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到承包单位,例如制水原材料的购置权,固定资产构建权等。公司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工作,随时了解承包单位的生产经营运营情况,掌握水质变动情况,对源水水质进行鉴定,确定合格源水后引水入库,避免引进不合格水质增加生产成本。对水厂生产单位要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对承包指标进行调整。

按照考核指标考核经营业绩

年终对承包指标进行清算,分析经营实绩与经营成果的总结,为下一年制定承包指标收集数据,积累经验,促使公司成本控制工作有明显改善,增强职工和基层单位领导的成本管理意识。

改善财务管理,推动技术管理与科技创新

制水原材料单位,自来水生产的变动成本主要是制水原材料及动力电为主两部分,影响变动成本的因素是单价和单耗量指标,动力电单价不受供水企业控制,单耗量指标是可控的,可以从变频调节供水量以及更换节约降耗设备来节约耗电量单位指标,从而达到成本节约目地;对于制水原材料单价则有潜力可挖,制水原材料的采购属于买方市场价格可选择性大,若材料采购可以在市场上以招标的形式采购,或者对水厂实施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将采购权下放给水厂,水厂根据自身利益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供水企业的制水成本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节能降耗。改进制水材料的投加工艺、改善材料用料搭配、科学合理调度供水、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优化设备配置等工作属于生产技术范畴,但却与财力管理密切联系。因为这些技术研究应用于生产的效果将于生产成本反应出来,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节能降耗方面,即变动成本的主要因素为单位耗量。制水材料与动力电的消耗量受源水水质、出厂水质量控制指标等因素影响,如何在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对于水厂制水原材料的使用上,可以定出消耗指标,对消耗量指标考核到责任人。根据水厂水源的水质状况、生产能力和设备的效率节约材料和动力电成本是技术工作和财务工作的重点。

加强固定费用的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供水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普遍很大,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的增加。从成本构成来看,折旧费与维修费是供水企业固定成本的重要组成。对折旧费和维修费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购建固定资产一定要做好可行性分析,购建前要加强申请立项、经济分析、论证、审批等环节的控制。购买固定资产要由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必需对需购买的产品进行市场调研、比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做为供货商。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要由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对于固定资产需建立卡片管理制度,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固定资产要充分使用,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可出租、转让,避免盲目投资及重复建设。

控制管网维修费。管网维修费是供水企业重要的费用项目,主要核算管网爆漏维修费和日常检修费用,其中大部分是路面修复费和抢修费用。管道爆漏是具有不可控性,费用的控制是财务工作的难点,而且大多数的抢修工程是突发性的,没有工程预算,现场的工作量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费用的控制相对较难;另一个造成费用难以控制的原因是过份强调不可控性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可控制因素。在施工现场,如果没有完善的现场监理及记录制度,以确订工时、台班数、机械费等结算所需资料,就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费用。对于这些情况,应加强工程委托、现场监查和工程结算、审核等管理工作,避免错弊的现象出现。各营业管理部门及管线维修处,应加强巡线检查及日常维护工作,尽量减少爆漏的发生,同时可利用管网测漏公司加强夜间测漏,供水调度密切关注供水压力,提供信息提高修漏及时率,减少水量的漏失,尽早修复通水也是企业减少损失的科学管理方法。

降低产销差率。产销差率指的是企业提供给城市输水配水系统的自来水总量与所有用水户的用水量总量中收费部分的差值,是衡量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其高低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所以供水企业建立科学的总流量计管理制度及管网日常管理维护制度,有利于降低产销差率,并且加强用水户水表的计量与管理工作,结合水表校验中心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水表的运行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对正在使用的水表进行全过程的水表档案,做到数据真实、实时,对于到期应校验、鉴定的水表及时进行校对,提高水表的运行质量;加强供水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将探漏、检漏工作与管网及设施维护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招投标委员会,合理选用管材,减少爆管机率。有效的加强和开展管网的基础管理与科学管理,规范和治理施工安装质量,在管网运行中合理调度供水,进行有效的压力控制,减少爆管事故,提供更稳定、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创造效益。

上一篇:浅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 下一篇:浅谈建筑节能—国外建筑节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