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提问的策略

时间:2022-07-01 06:16:47

浅谈有效提问的策略

摘 要:张楚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设置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拟从语文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趣味性、灵活性和思想性等方面探索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提问;课堂教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提问大师。他的弟子颜回在《论语》中是这样形容他的教学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文积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社会、自然、人生对话。走出文本,获得智慧,提高语文素养。

一、重视个体,循序渐进

《学记》日:“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人教版三下《检阅》,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体会“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如直接问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可能就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思考:课文围绕“检阅”写了哪几件事?再读课文让学生想:观众们为什么这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我们自由读读课文,去找找答案,然后激发矛盾,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体会到博莱克是个棒棒的小伙子,因为他坚强、勇敢,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这些队员们也都是棒棒的小伙子,因为他们给予博莱克的是尊重,是爱护,是机会。围绕教材的重难点,由易到难设计问题,使学生乐于思考。

二、激发兴趣,情意共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

教学人教版《燕子专列》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

2.在小燕子的心中,在向哪些人致谢呢?

3.在这些人当中,小燕子最想向谁致谢呢?(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这样很快就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问题能够“投石激浪”。

三、方法多样,灵活妙用

专家学者从实用性角度把课堂提问的问题作了分类: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等。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1.记忆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事实,通过回忆和再认回答问题,答案往往能够在教材上现成地找到,学生无须多加思考。如低段阅读教学,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又如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2.理解性问题。王尚文先生说:“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工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所以,设置问题要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凸现语文课堂的语文意识。要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设问,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美点,联系具体语境和设身处地的体验,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学习《争吵》,克莱蒂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安利柯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安利柯终于挨到了放学。抓住“挨”字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先试着让学生把“挨”改成“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比较后,明确“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安利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这样更能烘托出克莱蒂对同伴的宽容和友爱。多角度提问,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问题的灵活多样性,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屋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提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发散思维,挖掘内涵

著名教育家契诃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还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争吵》,可设问:你最愿意和谁为友?为什么?又如学习《夜莺的歌声》一文,在解题和有感情朗读后,问:文中哪个地方让你最感动,为什么而感动?哪一处语言很精彩,为什么?在语言的品味中体验到孩子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这样,从情感的角度、个人体验的角度设问,学生对文本中人、事、景物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各有不同,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更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善问”“巧问”,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水心小学)

上一篇:浅谈数学课也要提前预习的必要性 下一篇:“蒙以养正”的经典诵读教学追求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