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教学法融入小学中年级语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1 12:57:58

“情趣”教学法融入小学中年级语文的几点思考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情趣”教学法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针对中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情趣”,还要尊重小学生的“情趣”,而且要注重培养、升华小学生的“情趣”。在此,笔者就“情趣”教学法融入小学中年级语文,谈一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情趣”教学法的特点

“情趣”教学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和根本途径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发展形成兴趣品质。

“情趣”教学法具有兴趣性、成功性、创造性等特点,其中兴趣性指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用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不二法宝,是制约学习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成功性指的是“情趣”教学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条件,获得自尊、自信、自强的体验,最终形成积极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产生促使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教师需要走出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局限,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创造性等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报以信任和希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创造性指的是“情趣”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开展“情趣”教学能够使学生以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展现自身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氛围和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二、“情趣”教学法融入小学中年级语文需要借助的途径

第一,借物激趣。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偏于形象、具体,教师需要针对这一特点来开展直观化教学,借实物、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二,借景激趣。创设情境是“情趣”教学法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直观化、形象化教学内容;以音乐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表演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行为体验和思维体验以及情感体验;以游戏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竞争性的教学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

第三,借情激趣。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材比较生动、直观,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做好学生与教材的情感桥梁,向学生传递教材内蕴涵的真挚情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抒情性语言来融入个人感情,将教材内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移入,使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并在情感作用下主动参与学习。

三、“情趣”教学法融入小学中年级语文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一,开展“情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情趣化,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注重交流,给予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训练的有利条件,珍惜学生对教学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理解,真正将学生视为成长的人和平等的人。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活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制定目标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自主收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第三,针对学生各种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需要针对学生应形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有策略性地给予引导和调整、控制,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情趣性的学习中有所创造。

第四,教学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思维方法来参与学习。允许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重视对学生自我反思的引导,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时引导其增强自信心,在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时引导其坚定信心,主动改进。

第五,针对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社会生活引入作文。在作文中抒发个人情感,描述生活阅历,阐述思想观感。教师应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个性的塑造、写作素材的累积,使作文教学跟上生活的步伐和时代的节拍,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体验和被认同的途径。

第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虽然“情趣”教学法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和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情绪,然而也无法避免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自认为有理而又较为荒谬的问题,不仅问题本身没有价值,而且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这时要求教师必须冷静。机智应变,寻找根源,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该问题所存在的问题,将本身不具备价值的问题进行有效利用,以避免宝贵教学时间的浪费,而不能直接指责,或制止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情趣”教学法是一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物、景、情的作用,还要避免出现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抑制学生个性化成长等问题,才能使“情趣”教学法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上一篇:中职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成功导入新课之我见